首页法案评论法案评论
更多

法律与世俗——从《伤逝》到《小二黑结婚》中的婚姻自由问题谈起

2012-06-09 13:34:45 作者:胡霁光 来源:《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2期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法律与文学都以人为本,关心人的需求。法律所要面对处理的人类事务,如罪与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复仇、欲望等,都是文学特别关注的;法律事务本身也是文学关注的焦点,从古至今,不论中外,公案、官司、法律


【注释】[1]李敬泽:“文与法”,见《人民法院报》,2008年1月2日。
[2]小说《伤逝》所用版本,见《鲁迅小说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小说《小二黑结婚》所用版本,见《赵树理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华夏出版社2008年出版。
[4]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447页。
[5]同注4,第90页。
[6]鲁迅:《伤逝》,见《鲁迅小说全编》,第284页。
[7]苏立:《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三联书店2006年6月出版,第99页。
[8]同注7,第97页。
[9]同注7,第107页。
[10]同注7,第108页。
[11]婚姻自由首先是在都市中的流动人员中产生,甚至有可能是在留学生群体中产生,有意者可以去考证。涓生是由外地来京求生,子君是寄居于亲戚家在京求学。
[12]同注2,第272页。
[13]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直指妇女解放,雪莱的作品自由奔放。意在说明小说主人公是新思潮的关注者和追随者。
[14]同注2,第266页。
[15]同注2,第264页,同居,是原文,小说中多次提及,但从头至尾未见结婚一词;在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同居”一词一方面表示了对传统的反抗,另一方面也表达对现实的藐视;而婚姻,是与束缚、保守、屈服等相联系的。
[16]雪花膏原为一种美容品,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一种道德的贬义,意味着矫饰、不洁。
[17]同注2,第275页。
[18][德]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
[19]同注7,第100-104页。
[20]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见《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164页。
[21]同注20,第166页。
[22]同注7,第85-86页。
[23]载上海《民立报》,1912年3月29日,转引自张希坡:《中国婚姻立法史》,第74页。
[24]同注23,第86页。
[25]同注23,第85-95页
[26]同注7,第99页。
[27]同注23,第94页。
[28]同注2,第268页。
[29]同注2,第271页。
[30]同注20,第168页。
[31]同注23,第110页。
[32]同注23,第110页。
[33]同注23,第135页。
[34]同注23,第157页。
[35]杜兴:《小二黑之死》,载《国家历史》,2009年1月。
[36]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华夏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第14页。
[37]同注36,第22页。
[38]同注35。
[39]同注35。
[40]同注7,第371-383页。

关键词:法律世俗——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