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效力
2005-11-28 11:59:52 作者:李悦 来源:人民法院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清初顺治年间,广东罗成县有两户人家,一户主叫吕思义,另一户主叫陈敏生。早在明朝末年,吕思义的祖父吕莘耕曾欠同县陈敏生的祖父陈景山八十千文铜钱。当时,吕家十分贫穷,陈家十分富有,而陈景山本人轻财尚义,见吕莘耕一时窘迫,不等吕莘耕开口就主动借钱给他。不想转眼之间,天翻地覆,陈景山因资助抗清队伍而毁家纾难,竟致一贫如洗;而吕莘耕却投靠清军,因军功一时显赫,而顿有百万之巨家资。陈家到陈敏生手上的时候家境更加窘迫,于是就向吕思义索要欠债。不想,吕思义赖账不还。为此,陈敏生将吕思义大骂了一通。
吕思义恼羞成怒,以陈敏生祖父曾资助抗清,其父曾参加抗清,陈敏生自己也曾与抗清队伍有往来为由,向官府告发,清算陈家历史旧账。陈敏生没料到吕思义如此不义,便以欠债不还为由而将吕思义告上公堂。吕思义知道后,也进行反控,控告陈敏生与反清复明人员勾结,图谋不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于成龙受理此案后,认真听取双方意见,并要求双方提供证据。对双方提出的证据亲自研究后,于成龙查证核实:“本案吕莘耕欠陈景山钱八十千文,虽在前明万历二十二年,而契纸尚在,又经吕莘耕之孙吕思义承认属实,则欠债一事,当非虚伪”。欠条尚在且吕思义本人也承认,欠债之事当属成立。然而,陈敏生是否与反清人员勾结而图谋不轨之事则尚待查证。为了查明这个问题,于成龙没有偏听偏信,亲自带领县衙捕快搜查了陈敏生住处,向其邻居了解陈敏生的生活情况以及交友情况。“三搜其宅,五询其邻,均无实迹可得”。“五次查讯陈敏生邻人,均云七年以来,从未见过外来客民来村与陈敏生来往。陈敏生亦从不出外”。“搜查其家中,亦未发现有何种可疑之处”。因此,吕思义对所控陈敏生与反清人员勾结之事,不能提供有效证据;相反,有邻居证明陈敏生多年来老实本分,没有离开过居住村庄,也没有外来可疑人员找他。因此,于成龙得出结论:“吕思义之控陈敏生勾结亡命,图谋不轨,均属诬妄虚伪”。“不过以狡赖债款未遂,致被斥责,故恼羞成怒,出此毒手”。
在本案中,身为知县的于成龙确实做到了居中裁决,不偏不倚。本案中,主审人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明朝的民间借贷是否因朝代变更而失效。“吕思义之意,以为欠债一事,尚在前朝,今国家已易大清,前朝所有之区区债事,何能再行索讨?自应销灭”,“在陈敏生意,欠债事虽在明代,而欠债者仍是吕姓之人物,不能因国家更易大清,即可置债事于不问”。控辩双方争议较大。作为享受清朝皇帝俸禄的官员,会肯定明朝契约的效力吗?于成龙站在公正的立场依法作判:“前代所有私人间一切纠葛,仍应执法审断,不能以事属前代,即可妄谓销灭。”
案件审理中,作为裁判者,于成龙没有因为吕思义首先归顺朝廷,“转战两粤,持弓十年”,而网开一面。对诬陷人吕思义作出了“诬告人叛逆者,即以叛逆罪治之”的裁决。但考虑其为朝廷做的贡献,免其一死,“杖二百,流三千里;妻孥发配,家资入坐的判决”。于法有据,于情于理恰到好处。在对债务纠纷审理过程中,于成龙不因债权人陈敏生的祖父曾资助过抗清事务,父亲参加抗清,陈敏生曾“服兵明代”,而剥夺其胜诉权。面对“抗清”这一敏感话题,于成龙有胆有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认为陈敏生之父陈应龙在明末时曾任桂林都尉,是明代的大臣,其抗拒清军,矢志不屈,是其应尽义务。大清建国后,“于顺治九年,曾下谕奖恤明代殉难诸臣子,赐谥立传,以昭激劝”。“至陈敏生前在顺治二、三、四年等三年,确曾随父从戎,服兵明代。然是时吾大清虽定鼎燕京,而桂林仍在明手,仍为大明之臣子,不得以叛逆论”。“桂林攻克,天下一统”,此后,陈敏生亦即归顺清朝,还至家乡,耕田自活。7年以来,并未稍有不法情事。通过讲事实、摆道理,说明陈敏生并未有意对抗清廷,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于是,于成龙判决:“所欠陈敏生钱八十千,由公家在吕思义资产中分出。”
于成龙的裁判说理过程逻辑缜密,裁判结果也可谓合情合理,不愧为一代名臣之名判。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