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王位继承与婚姻制度
2006-01-02 19:15:17 作者:姜朋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在历史进程中,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王(皇)位继承都以“父死子继”为最高原则,当然,在特定情况下也会采取“兄终弟及”(即当先王(帝)死后无子时,或由其弟继位,或在侄辈中找寻新王)以为补充。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临终时,四境尚未统一,其子(即评书中频繁出现的八王赵德芳)年幼,故在皇太后的安排下,由其弟光义继位,是为太宗。 [1]又如清代同治帝无子,由慈禧太后做主,由其堂弟继位,年号光绪。 [2]但若据此断言中国历史早期的王朝,比如商代,其王位继承也是如此这般,则未免有失当之嫌。
事实上,长久以来,商代王位继承的法则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史记·殷本纪》说,商王之继统,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史记·宋世家》也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鲁世家》亦说:“一继一及,鲁之常也。”于是有的法制史教科书也就跟着说商代王位的继承曾实行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叔侄相传”的制度,但同时它又引《史记·殷本纪》所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小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认为商代实行嫡长子继承王位制。 [3]然而,若按王国维先生的说法,立子立嫡之制始自周代,殷以前并无嫡庶之制。 [4]再有,“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这两个继承原则是不可能同时适用的。而且商王世系 [5]又证明二者并非作规则性的交替,何时为子继,何时为弟及,旧有的史籍始终没有说明。王国维先生主张“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6]李宗侗(玄伯)从其说。 [7]而陈梦家则持否定观点,认为“商代传统法并没有一种固定的传弟传子法,凡弟或子所以及王位必另有其法规,可惜我们无法推知。” [8]近来也有法制史教材认为商代前期实行兄终弟及,后期则实行父死子继, [9]但并没有给出前后两期的分界点以及支持其观点的依据。那么,商代的王位继承是依据何种原则进行的,或者说上面提到的几个原则在商代的王位继承过程中究竟呈现何种关系,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庙号、族内天干群划分、父方的交表婚配与舅甥关系:张光直先生著述解读 [10] 1. 商王的庙号与名字
张光直先生在他的几篇文字中,一直努力寻找或者说打造着解答上述疑问的钥匙。 [11]在《商王庙号新考》(1963)一文中,他首先将考察的目光集中于对于商王世系具有重要意义的商王庙号上:“商王自上甲微以后,都以十干为谥;在殷王祭祖的祀典上,以各王之谥干定其祭日:祭名甲者用甲日,祭名乙者用乙日。” [12]按照《史记·殷本纪》所载的世系年表,除帝喾 [13]到振(即王亥、该)一段商王不以十干为名,“自上甲微至帝辛止,三十七王,无不以十干为名。帝辛子武庚,亦不例外”。 [14]在此基础上,他援引学界通说,指出商王以十干为名乃死后而非生前,并列举了天乙(即汤)名履,帝辛(即纣)名受的例子,以强调商王名字与庙号的区别。 [15] 2. 有关庙号的假说的提出
对于上甲以下的商王为何以十干为谥的问题,古今学者提出过不少解释,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次序说、卜选说、生日说、死日说。 [16]张先生认为它们都不足以解释庙号在商王世系中有规则出现的事实。他还列举了四种现象以为反驳:商王庙号虽以十干为名,但各干在世系中出现的次数不一;甲乙丁三干不但占庙号半数以上,而且极有规则地出现在世系表上; [17]同世系兄弟诸王之间,甲或乙与丁或辛互相排斥,即及位的兄弟中如有名甲或乙者则必无名丁或辛者;祖甲、帝乙、帝辛祀典中所记录的先妣,没有与其配偶的先王同庙号的等现象。 [18]进而,基于商王及其配偶死后以神主代表,置于祖庙中享祭并按一定原则(该原则自太乙至帝辛不变)以甲至癸等日干为神主、个别的先王先妣以个别的十干称之两个事实,他提出了自己的假说:
(1)先王妣以十干为名是商人借用在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天干对祖庙或主庙分类的制度;王及其配偶死后归于何主,或其主归于何庙,有一定规律;
(2)商代庙号的分类亦即王妣的分类;商王王室的亲属、婚姻制度及王妣生前在此制度中的地位构成上述分类的原则;
(3)从庙号上所见的商王室的亲属婚姻制度与王位的继承法及政治势力的消沉有密切关系。 [19] 3. 商王间的“父子”关系解析
张先生着重分析了第三个假说。他首先搜寻了相关的事实证据:商代王位的继承是由父传子或由兄传弟的,即男系的继承法;商王都是子姓,共溯其来源于同一个神话中的始祖;天下土地与财富在理论上都为王所有,亦在子姓内沿男系继承,即子姓为一财产所有的共同体。基于以上三点,他认定商王室的子姓合乎现代社会学及民族学上所说的“氏族”(clan, sib, gens)的条件。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即先后继承商王王位的子姓男子之间虽然有父子、兄弟之称,但可能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同:“殷王世系中的父子全不是亲的父子;子,在实际的血缘关系上,全是甥,亦即姊妹之子” [20]——这就有点像京剧《红灯记》中李奶奶所云“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与此相应,子姓氏族也就未必是一个外婚的单位, [21]而很可能在内部施行父方的交表婚配(每隔一世行父方的交表婚配,patrilateral cross - cousin marriage)。 [22]
以此为支点,通过分析商王庙号,张先生又发现了及位诸王隔世代的相同性,即兄弟与祖孙属于同组,而父子属于异组。而这一事实恰恰符合人类学上所谓“祖孙世代相合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the combination of alternate generations)。 [23] 4. 舅甥相继:有关王位继承制度的假说
结合前面的商王庙号甲或乙与丁或辛的异组现象、商族内对“父”“兄”的特定理解以及及位诸王隔世代的相同性,张先生认为,商代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父死子继,而是舅甥相继, [24]即子姓商王族中分为甲乙与丁两个政治势力最大的支亲群,二者之间彼此通婚,但如果一任商王(a1)出自甲乙组,则他必不能娶丁组之同世代女子,因后者皆属他亲母的宗族,而“以亲母之父系宗族为乱伦禁忌范围为世界各地父系氏族社会中所习见”。这样该商王就只能娶一异宗的女子为妻,该妻所生子(a2)的政治地位也因其母而减低。而此时丁组中与a1同辈的b1(即a1的“兄弟”,实为姨表兄弟)则可以迎娶甲乙组的女子为妻,其子b2则因其父母分属于丁与甲乙组,其政治地位高于a2,因而得以继承王位。a2则因未即王位而不记于祀典,同时他又因其母来自丁组以外的宗支,因而可以娶丁组之女,以恢复政治地位,其子a3亦因自己父母均来自甲乙及丁组,政治地位高于b2之子b3,从而得以继b2为王。如此类推可知,王位依次继递为a1-b2-a3-b4-a5-b6-a7-b8……而相应的,a2、a4、a6以及b3、b5、b7等则因未即王位而无缘祀典, [25]亦无庙号流传。至此,张先生已然揭示出了商代王位继承的一般规律(或说法则),以及王位继承与商王室内部的婚姻制度的关系,回答了长久以来在商王继承问题上的疑问。之后,他又进一步推导出王位在同组内兄弟间的继递条件:(1)王逝世时,合法的继承人年龄太小,或在其他体心方面不够条件;(2)王无姊妹,或其姊妹非前王姊妹之女,即王无甥,或其甥不是前王之孙。张先生认为卜辞中存在的“旧派”与“新派”的划分,以及继商而起的周代其“昭穆制”等都可能构成支持其上述定律(假说)及推论的依据。 [26]
十年后,在《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1973)一文中,张先生进一步将他的殷商王制假说概括成6条法则:
(1)商代政权为一子姓王族掌握。王族里与王位有关的成员在仪式上分为甲至癸十个天干群。其中甲、乙、丁是地位最高的三群。
(2)十个天干群彼此结合分为两组,甲群与乙群属于A组,丁群属于B组,且为各自组的政治势力核心。丙属B,戊、己属A,壬癸可能属B,庚、辛或超然在外,或属于A、B以上或以外的另一单位,但辛在多半场合之下与B组同进退。
(3)得到最严格执行的王位继承法则只有两条,即王位不在同一天干群内传递;王位如留在同组(A或B)之内,则新王一定要是老王的同辈,即兄弟辈,如传入另组则必由晚一辈的人继承。简言之,传弟同组,传子异组。庚、辛算A也算B,但也遵守世次和组的原则。
(4)国王掌政,由正式或非正式的大臣会议协助。大臣中首相,或叫次级领袖,常由王的异组(王A则B,王B则A)的长老或领袖担任。新王的选立可能有过流血和不流血的政变和斗争。首相本人虽因世次昭穆不合而没有继承的资格,却可能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发挥很大的力量。
(5)王族内的男子必须符合健康和心智胜任王位、属于合适的世次、不在现王的天干群内、其母来自王族等条件才有资格做继承人。两个以上符合条件的继承人互相竞争时,其各自的军事实力、政治势力、体智能力和母亲的地位都可能是决定因素。 (6)王族内婚,其十个天干群亦是外婚单位。 [27] 5. 王位继承制的沿革
张先生还指出,与商王室实行的族内父方交表婚配制度相对应,至迟在上甲微时代,王位的继承便开始采取了以“舅甥相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的继承原则。 [28]其间,不得与亲母之父系宗族内同辈女子通婚的婚姻禁忌起了关键的作用,但同时,政治势力也是重要的因素——王族内男子的王位继承权不仅取决于其生父,也取决于其生母的血统。这与后世的“嫡长子继承制”中,以生母究竟是妻抑或妾的身份来判断男子的嫡出或庶出身份是有所区别的。
在《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一文开篇处,张先生还着力考证了王亥的祭日为辛,同时也指出了卜辞中王亥与作为商始祖的夔(即帝喾)和缔造商朝的天乙(汤)同称高祖的现象。而商始祖夔的氏名恰恰是“高辛氏”!经过考察,他认为“专从祭日来说,在武丁和武乙、文武丁时代,从高辛氏一直到高祖王亥,祭先祖的日子以辛为准。”“这一段历史时期虽然尚未有以十日为名的习俗,却已有祖庙或庙主的分类制度,而辛这一号的地位始终最为尊崇。” [29]在文章的结尾,他又根据《楚辞·天问》将王恒与夔和简狄夫妇、季(冥)、王亥(该、振)、上甲微 [30]以及成汤、伊尹 [31]并提的现象,考察了有关王恒的史料,推测历史上王亥与王恒兄弟曾有过斗争。 [32]前后两相结合,张先生认为“自帝喾到王亥的先公远祖的祭日以辛为常。辛是近B组的。A组之执政,始于上甲而完成于成汤。假如王恒是上甲的先人,则季、王亥、王恒与上甲这三代,便包括了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捩点,即自以辛或B为首领的制度,转为A、在该文B两组轮流继承(Circulating succession)的制度。” [33]笔者猜测,当时可能正经历着某种社会转型。如是,则在此之前的王族婚姻制度可能又与上甲微以后的不同。 6. 短评
研读张先生几十年前写下的文字,仍能得到巨大的启发。从中也可以看到长期以来诸多考古学者的不断探索、积累以及内部的有效争鸣。所有这些汇聚在一起,铺就了我们今天回顾和了解祖先历史的道路。想来心存感念。
张先生的研究表明,商代王位继承制度(以名为父死子继实为舅甥相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从而大体呈现出诸王隔代(祖孙)相合的趋势)与其王族婚姻制度(王族内部的父方交表婚配)之间的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若其观点能得到考古学的有力支持并最终获得证实,则中国法制史教科书中有关商代的部分必将做出相应的修改。婚姻法教材中有关婚姻家庭历史沿革的表述亦可在介绍“经典作家”论述的同时增加一些新鲜的史料。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张先生有关商王继承制度的假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商王室采行的婚姻亲属制度的判断,其中将后世通行的前后两代商王为“父子”关系重新解读为“舅甥”关系,以及认定商代王室将以娶亲母之父系宗族内同辈女子视为乱伦成为支撑其论点的关键。然而,在《商王庙号新考》一文中,张先生只是怀疑子姓男子是将父母的堂表兄弟都称为父、将己之子与兄弟姐妹之子皆称子,而没有进一步具体区分究竟是以自己兄弟之子为子(以父系论血统),还是以自己姐妹之子为子(以母系论血统),抑或二者的综合,因而其在后文断言商王实是“舅甥相继”时就显得有些唐突。毕竟上述父子称谓指代的亲属范围直接关乎商族的婚姻制度,进而也会影响到商王王位的继承制度。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以自己兄弟之子为子多与兄弟间的多夫一妻制相对应。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曾提到,实行兄弟间的多夫制的非洲托达土人中,妻子怀孕后,“年龄最高的丈夫持弓执箭行一仪式,从而定下法律上的父子关系,但其余的兄弟也一般地都称为那孩子的父亲。” [34]类似的,居住在克什米尔与尼泊尔交接处的帕哈里部族人也实行一妻兄弟多夫制:结婚时,一个女子嫁给诸兄弟中的老大。所有的各兄弟均可以在性方面亲近这个女子(当然,如果第一个妻子显示出不能生育,或者与这个女子与年龄相差悬殊,最小的弟弟还可以娶别的的女人)。女子将所有这些兄弟当作自己的丈夫,但任何一个兄弟不得要求对她有专权。孩子将所有这些兄弟视为其父,且一律呼他们为“父亲”。 [35]在北美的易洛魁人、休伦等印第安部族中,一所棚屋里的所有孩子将他们母亲所有的姐妹视为自己的母亲;将他们母亲所有的兄弟视为自己的叔伯。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对自己父亲的所有兄弟都称父,父亲所有的姐妹都称姑。母亲及其姐妹一边、父亲及其兄弟一边的所有孩子,彼此同样视为兄弟姐妹。但是对他们母亲的兄弟和他们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虽然这些孩子与他们视之为兄弟姐妹的人属于同一亲等,他们却只将这些孩子当作表兄弟姐妹来对待。 [36]在北美的科曼契印第安人中, [37]一个丈夫会称呼偷妻者为“兄弟”,后者也同样称呼前者。霍贝尔根据“男人共享一个妻子的就是兄弟”的现象推断出科曼契人原来是兄弟间共享妻子。 [38]
而以自己姐妹之子为子(即以外甥为子)的情形可能与交叉的表兄妹婚姻制(先让出一位姊妹,再换回姊妹的女儿)相关。其基本模型为:A宗族中的a1(男子)把自己的外甥女b1(a1嫁到B宗族的姊妹a2所生之女)娶来给自己的儿子a3为妻,生下子a4,他再娶b1兄弟b2的女儿b3为妻。同时还要满足以母系论血统(男子与其姊妹生活)的条件。 [39]此时“财产与主要身份的传递是从母亲的兄弟到这个兄弟的姐妹的子女,而不是像人们一般以为的那样,是从母亲到女儿。” [40]
此外,张先生在将通说认为的商王王位继承实行“父死子继”原则中的“父子”关系重新解读为“舅甥”关系的同时,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兄终弟及”原则中的“兄弟”究竟是指亲(同父)兄弟,表兄弟,还是堂兄弟。 三、余论:制度的历史研究方法及其道德评价
姑且抛开上述疑点不论,仅就张先生的研究方法而言,仍是值得称道的。他以商王庙号为切入点,参酌古籍卜辞、通经辨史,融会神话与诗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同时吸收了民族学、 [41]人类学、 [42]甚至医学 [43]等多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视野颇为开阔,并无门户之见、专业之限。在前后十数年间,他不断搜寻新鲜的资料,尤其是新的考古发现,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可谓“皓首穷经”、“与时俱进”。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将自己的研究立基于实事求是地探求历史真相之上,尽可能屏除依循道德标尺推断、解释和分析历史制度的做法,从而减少了因用后世的道德眼光回顾、评价历史所可能造成的偏差和谬误。如张先生所说,自秦汉以后,中国皇帝传位的方式,一直以男系家族制为主,所谓“家天下”。但是如果我们带了这样先入为主的成见回头去看商制,觉得商朝也该是同样的制度才对、才正常的话,则必然无法揭示出历史的真相。 [44]其治学的务实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一点上,王国维先生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静安先生在比较商周制度时,曾认为周代文(王)武(王)周公等“古圣人”创设的诸多制度为商代所未有,而“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事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模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45]——活脱脱就是圣人“为万世开太平”!然而,事实却一再表明商周二代的许多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 [46]而且依笔者管见,上述认识可能不恰当地拔高了历史人物的思想境界。因为即使退一步,姑且承认“古圣人”创立的制度在后世广为流传,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如许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若非春秋时的孔老夫子为恢复心中的建构主义目标而不懈奔走呼号,若非汉武雄才的大力“独尊”,恐怕周礼的崩坏还不知要持续到何年。 [47]静安先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更多与其所处时代风格迥异的上古史料,无法像后学那样开展更为细致的制度研究,本无可厚非,也无损于他“20世纪初期伟大的中国古史学者”(张光直语 [48])的历史地位,但方法论的局限毕竟影响了其研究结论的客观与公允,以致后来有人引马克思“在历史进程中,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一语以为评点, [49]足以发人深省。若再联系到静安先生曾将中学不振的原因归纳为封建“道统”“一尊”的压抑、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等项,则更令人扼腕。 [50]
类似的,在研究历史时,片面地依靠道德解释,为符合现时的道德标准,或者含糊了事,不肯明说,或者不惜“削足适履”篡改历史,不仅无法正确说明历史真相, [51]有时甚至是贻害无穷的。对此,比如,完全浸淫于程朱理学中人可能无法理解人类社会早期的社会形态与婚姻制度,甚至引以为羞。又如清初孝庄皇太后曾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按当时满族习俗,叔娶寡嫂本属正常, [52]但逐汉化的清廷依据汉族儒家道德标准衡量颇觉难堪,便借修书之际大肆删改史料,以为尊者讳,即为一例。 [53]由此,笔者又不禁联想到,作为后人,我们欲了解自己祖先的真实事迹尚需费如此周折,更何况探究别国法律经验、背景与传承脉络!正急欲走出“教科书”时代的中国法学,似乎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
| |
【注释】 1 而北宋三帝真宗、四帝仁宗皆太宗之子孙,而五帝英宗亦系太宗之后,唯乃父非仁宗,而系濮王,乃祖商王与真宗同为太宗之子。参见钱穆著:《国史大纲(修订本)》(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24页。 2 在清代开国时期,满族社会中不保存在嫡长子继承制,嫡庶之分也不十分严格。在财产方面,当时实行家主在世时架将家产分给已成年之子的做法(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清卷》,法律出版社,第34页)。笔者东北老家至今还存在着长子成年婚配之后分家另过,由小儿子“承受”家业并奉养老人的习俗。清军入关前,功臣阵亡或病故后,首先从诸子中遴选承袭其爵号、世职之人。努尔哈赤曾规定:“我任用的诸大臣,如果立功,无论是战死,还是病故,俱将父晋升的世职给其子。”(《满文老档·太祖》卷31,天命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若功臣无嗣,则按先兄弟,后侄儿的顺序承袭。同前,第35页。 3 薛梅卿主编:《新编中国法制史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李学勤先生在“古代礼制”一文(载李缙云编:《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中也引述了这一史实,同时他还指出,“太乙的太子太丁未及继位已死,才由其第外丙、仲壬继位。仲壬死后,王位又回到太丁之子太甲继承,而且太丁在商朝祭祀里仍被作为王对待。又如高祖武丁的太子孝己也死于继位以前,由其弟祖庚、祖甲先后继位,孝己在祭祀中也有地位,称为祖己”,以说明商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学者认为,“兄终弟及”在商朝末期被淘汰,只保留嫡长子继承权。并认为从武乙到纣王四代间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4 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917),载佛雏编:《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55、256页。按其所说,商代未有,全由周人创立的制度主要有:(1)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2)庙数之制;(3)同姓不婚之制。对此钱穆先生曾批评道,“此说颇嫌看史事太松弛,不见力量,只把天下依著家庭的私关系随宜分割,无当于周初建国之严重局势。只是一种隔绝史实之空想而已。且殷人自庚丁后已五世传子,未知何故。”(钱穆著:《国史大纲(修订本)》(上),第39页)。钱先生还引太王舍太伯、虞仲而立王季,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发等史实,论证“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在笔者看来,这种用贤与不贤的道德评价来解释周初王位继承的做法和静安先生的“隔绝史实之空想”其实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之别。但值得注意的是,周太王、文王不传位于长子的史实可能蕴涵了极为重大的信息:即在周朝初期(甚至更早),周族的王位继承实际也遵循着一种与嫡长子继承不同的制度。蒙古立储并无定制,入主中原后,“帝位相续,均由诸王大臣拥戴,故屡起纷争”,可资参考(见前引钱穆书,第637页)。 5《史记·殷本纪》所载的殷王世系则为:帝喾 [夔]—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 [季]—振 [亥]—微 [上甲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1天乙 [唐、汤、大乙]—2太丁 [大丁]=3外丙 [卜丙]=4仲壬—5太甲 [大甲,太丁之子]—6沃丁=7太庚 [大庚]—8小甲=9雍己=10太戊 [大戊]—11仲丁 [中丁]=12外壬 [卜壬]=13河亶甲—14祖乙(中宗)—15祖辛=16沃甲 [羌甲]—17南庚…18祖丁 [祖辛子]—19阳甲 [象甲]—20盘庚=21小辛=22小乙—23武丁(高宗)—24祖庚=25祖甲—26廪辛=27康丁—28武乙—29文丁 [文武丁]—30帝乙—31帝辛。(“=”代表兄弟,“—”代表父子)。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所附“我国历代纪年表”(该表参考了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商代起于公元前1600年止于公元前1046年,其中以公元前1300为分为前后两期。商王世系为汤(即天乙——本文作者注)—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50,前1300)—小乙—武丁(59,前1250)—祖庚—祖甲—廪辛(44,前1191)—康丁—武乙(35,甲寅,前1147)—文丁(11,己丑,前1112)—帝乙(26,庚子,前1101)——帝辛(纣)(30,丙寅,前1075)。 6 前引王国维文,第256页。 7 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第133页。转引自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1页。 8 转引自前引张光直书,第191-192页。 9 怀效锋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0 张光直:“商王庙号新考”,“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殷礼中的二分现象”,载氏著:《中国青铜时代》,第165-251页。 11 法国学者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的《家庭史》称张光直先生在《商代文明》(Shang Civilization)一书中最终放弃了其早年提出的商王朝“二元”的观点:“因为考虑到这样的事实:从题写的神谕所得的大部分王位继承均为父传子或兄传弟,墓分为清清楚楚的两组与假设的将统治宗族分为两“半”并不符合。”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克里斯蒂娜·克拉比什·朱伯尔、玛尔蒂娜·雪伽兰、弗郎索瓦兹·佐纳邦德主编:《家庭史》第一卷下册,袁树仁、姚静、肖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88页。 12 张光直:“商王庙号新考”,载氏著:《中国青铜时代》,第165页。 13 张光直先生在“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一文中曾指出,“殷王世系头顶上的高祖夔,到了东周文献里变成了帝喾、帝梭或者帝舜,所司之事及所备之能亦即上帝的化身。见氏著:《中国青铜时代》,第414页。 14 其中的王微,在《鲁语》中作上甲微,《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竹书》作“主甲微”。转引自张光直书,第165页。 15 关于“汤”名与庙号天乙之由来,司马贞《殷本纪索隐》引《古史考》认为,“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曰天乙。”(转引自前引张光直书)。而汤名履则有《论语·尧曰》中“予小子履,敢用玄灶,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以为证。另,刘宏章在校注《论语·子张》“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句时,说“纣:名辛,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是他的谥号”,似有误。《论语·孟子》,刘宏章、乔清举校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对此问题,王静安(国维)先生在写《殷周制度论》时(1917)尚没有清晰的认识,按他的说法,“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自帝喾以下,至于先公先王先妣,皆有专祭,祭各以其名之日,无亲疏远迩之殊也。”前引王国维文,第255、264页。 16 前引张光直书,第166-169页。 17 仅就此点而言,王静安先生关于“是殷人祭其先,无定制也”的说法(前引王国维书,第264页)就是不尽确切的了。 18 前引张光直书,第170-173页。 19 前引张光直书,第175页。 20 前引张光直书,第185页。 21 前引张光直书,第178-179页。 22 通行姑舅表配婚(中表婚)的民族,曾广布在世界各地。比如澳洲卡利哈人就分为两个外婚的以父系论血统的“半球”(分支),这两个半球又根据母系论血统的规定再分成四个截面(小组)。所有A半球的成员要娶B半球的一个成员,反之亦然。属于哪个半球是按由父系决定的,即父亲及其子女永远同属一个半球;而属于哪个小组则根据母系,于是一个外婚截面就与一个外婚半球相重叠了。澳洲阿兰达人中则包括了四个截面(疑为半球——引者注)和八个小截面。实际上,这些部族实行的是局部的姊妹交换,即一组男子将他们的姊妹让个两一组男子,后者则将他们自己的姊妹嫁给前一组。这种代代相传的反复婚配模式将最终导致一个人的亲属越来越少。而作为其变体的父亲一侧的交叉cousin婚姻以及全局交换(链状交换)的产生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参见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第一卷上册,第46-50页)。费孝通先生称其为隔代内婚,并认为其如此广布的原因在于它是调和内婚和外婚间矛盾的一个办法。参见前引费孝通书,第152页。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东周时期的异姓诸国公室间实行的母系交表婚。从男子的立场看,这是一种是与舅表姊妹通婚而与姑表姊妹禁婚的制度。见前引张光直书,第410-411页。 23 前引张光直书,第184页。 24 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人主编的《家庭史》(第一卷上册)一书曾提到马里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群岛上曾观察到奥马拉卡纳村首领的外甥和儿子之间的冲突:首领在各种情况下都偏向自己的儿子,而按照规矩,继承他的位置的应是他的外甥(第65页)。 25 详见前引张光直书,第187-188页。 26 前引张光直书,第190-198页。张先生在“殷礼中的二分现象”一文中更加详细地考察和叙述了商代墓葬的分区、世系中的昭穆制、卜辞中的“新”、“旧”派别以及铜器装饰的两种风格。此外李学勤先生也曾讨论过商代卜辞中的派系问题。见李学勤:“殷墟甲骨分期的两系说”,载《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第170-176页。 27 前引张光直书,第221-222页。有外国学者也曾指出,“外婚制又常常与内婚制相对应。这内婚制要求或建议在规定的部族与空间内联姻。……大部分所谓古老社会,是在某些近亲之间严格外婚及与其它一些亲族或规定的完全另外一个部族实行并非不严格的内婚这二者之间灵活运用。”前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书,第42-43页。 28 在我国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的泸沽湖周围生活的摩梭人中,住在自己姐妹家的男人以这个家庭的舅舅的身份参加族长竞争。虽然在家族中族长是最大的,但在标准的母系家庭中,家长则由辈份最高的女人担任。摩梭人本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但形象与生活习俗与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相差较大。他们原本实行一种被称为“阿夏”(阿注)的婚姻方式(即走婚):男不婚,女不嫁,各自住在母亲家,男子夜间到女家走访,所生子女归女方。目前摩梭人的婚姻形式有男到女家阿夏同居婚、女到男家同居婚以及一夫一妻正是婚(采行这多为以前的土司、后来的村乡干部、外面回来的复员转业军人及在外面工作的人)。相应的,摩梭地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三种:母系家庭、父系家庭以及父系与母系并存家庭。资料来源:蓋明生摄影、口述,黄焱红整理:“走进摩梭人家”,载《中国旅游(中文版)》1996年11月号,第46页。 29 前引张光直书,第208-209页。乔清举校注《孟子》时释武丁为“殷高宗”。孟子说“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又说“纣之去武丁未久也”,校者解释说,“从武丁到纣王,中间有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几个君主,这些君主在位期限都很短,不过六七年、十年左右”。见《论语·孟子》,刘宏章、乔清举校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30 《史记·殷本纪》中作微,《鲁语》作上甲微,《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竹书》作“主甲微”。前引张光直书,第165页。 31 成汤和伊尹的关系在《孟子》中屡有提及。如,“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三使往聘之”(《孟子·万章上》);“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孟子·公孙丑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大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孟子·万章上》)。 32 王静安先生也曾提到“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故当夏后世,而殷之王亥王恒,累叶称王。”见前引王国维文,第263页。 33 前引张光直书,第227页。 34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170页。 35 前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书,第87页。 36 见于旅行家拉菲多1724年出版的著作,第552-553页。转引自前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书,第25页。 37 科曼契人原是首首尼人在东部的一个分支,在16世纪时已生活在黄石河上游和密苏里河周围。到了18世纪,他们迁移到平原的南部,成为一个独立的部落。他们也是最先得到马匹的印第安人。与在大平原上生活的另两个部落(晒延人和凯欧瓦人)相比,他们的文化基础最为贫乏。因为他的前身是所谓西部大盆地的“掘草印第安人”,即靠掘草木根为生。这个部落不大的社会组织,生活、迁移都以小而孤立的家庭群体为单位。每个家庭群体在管理上独立,经济上自给,生活水平很低。他们的宗教意识很模糊,几乎没有什么仪式。意识贫乏,生活艰苦,他们缺乏军队和战斗技巧因而躲避战争。但发生在新居住地的掠夺战争很快就使他们军事化了。科曼契人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公理”,比如个人高于一切;男子的本性是在奋斗中赢得荣誉、马和女人;妇女可以有性和经济的请求权,但要服从男性(由此产生的推论是,一个丈夫对其妻子的性的权利受到他自己及其兄弟的限制);兄弟之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社会关系;乱伦是畜生的行为等等。参见 [美]E·霍贝尔著:《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115页。 38 前引霍贝尔书,第120页。 39 详见前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书,第133-134页。 40 前引安德烈·比尔基埃书,第60页。 41 在“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1973)一文中,张先生曾指出,“假如存有客观的心理,并不认为商史善制都已搞得清楚不必再行研究的话,一定会发现那些民族学上描述轮流继承制的一些文献,对商代制度的研究上,有极大的启发性。”第220页。 42 见前引张光直书,第217-219页。 43 为说明商人以十干为名并非是因其为生日,张先生还特地跑到耶鲁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的产科查了1973年的出生记录。前引张光直书,第211-212页。 44 前引张光直书,第218页。 45 前引王国维书,第255页。 46 参见张光直:“殷周关系的再检讨”(1980),载《中国青铜时代》,第138-164页。此外,《孟子·滕文公上》也有“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以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之语。当然,二者的差别也是存在的,比如《尔雅·释天》就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见前引张光直文,第163页)。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晋国用夏历,至秦代则以夏历十月为正月(参见钱穆著:《中国史学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4页)。《论语·卫灵公》中有“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之语。刘宏章注释说,与周代以冬至为元日不同,商代以夏历十二月为正月(《论语·孟子》,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47 钱穆先生曾指出,“尧典虞廷九官,禹为司空,弃后稷,契司徒,皋陶为士,垂共工,益掌虞,伯夷为秩宗,夔典乐,龙纳言。较之秦、汉九卿,意义深长远矣。此正见为儒者之托古改制。否则唐、虞时之中国政制已如此完美,何以二千年后至秦、汉之际,转倒退乃尔。”“大抵尧、舜、禹之禅让,只是古代一种君位推选制,经后人之传述而理想化。”见钱穆著:《国史大纲(修订本)》(上),第11页。 48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载《中国青铜时代》,第19页。 49 见佛雏为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一文所加短评,载《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第254页。 50 见佛雏为《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第一编(综论篇)所加小引,第4页。 51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以往人们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中的“千夫”、“孺子”分别解释为“敌人”和“人民”。但王景山先生经过严密考释后,指出其中“千夫”是指“当年为数甚夥的和鲁迅对立的人,不能说都是敌人,但也不好说都不是敌人”,而“孺子”则是指鲁迅爱子海婴。此说因其政治性不如前者强烈而引起某些人的不快。又如西安事变发生时,除了张闻天力主不危及蒋介石生命外,不少中共领导人是主张杀的,后来才逐渐统一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认识上。有人因此事可能影响一些领导人的伟大形象而不愿提及。见徐太行:“实事求是是最高原则”,载《北京日报》2003年3月17日第13版。该文还提到一位影评家的话:看过电影《列宁在1918》后再去看列宁墓,真有一种“电影里的列宁是真的,躺在水晶棺里的列宁是假的”的感觉。因为电影里的列宁形象太伟大了,而真实的列宁则个子不高,说的又是很土的方言。 52 费孝通先生曾提到,在满族的风俗中,“哥哥和弟媳间禁止发生性的关系,但是弟弟和嫂嫂之间若发生关系并不视为犯禁的”。前引费孝通书,第177页。在古巴比伦、在古罗马也存在着弟接寡嫂制(Lévirat)。前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书,第167、60页。此外,很多游牧民族还有子娶庶母的习俗。比如,汉朝出塞嫁给匈奴单于的王昭君就曾于单于死后再嫁单于之子。朝鲜人李民寏在《建州闻见录》中记述“胡”中风俗时也曾说努尔哈赤时代的满洲人“嫁娶则不择族类,父死而妻其母”。可见当时的满族在婚姻关系上仍保留着某些氏族制的残余。皇太极接受汉族伦理道德观念,下令禁止族中婚娶。但贵族大臣娶妻妾则仍不受辈分伦常的约束。皇太极的中宫博尔济吉特氏与庄妃博尔济吉特氏为姑侄,顺治初年并为皇后。甚至在晚清,同治帝的孝哲皇后与珣妃亦为侄姑。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清卷》,第31-32页。 53 这种对人事做泛道德性评价的习惯在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并非很久以前,人们还以国家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为荣,以借别人资财为耻;以向国有银行储蓄为荣;以男女离婚为耻;将贫穷视为美德、荣誉和特权,将富有看作耻辱,等等 。何清涟女士在其“‘经纪人’与‘道德人’”一文中对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国人狂热且虚假赞美“穷”、对追求物质财富进行道德贬斥的病态心理作了生动的描摹和精辟的分析可供参考(氏著:《经济学与人类关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以下)。 |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