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婚:女儿国亲历记》连载之三
2006-09-13 11:59:05 作者:宋兆麟 来源:http://book.travel.sohu.com/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第一部分 泸沽湖的传说
第3节 母湖神话
跟随马帮旅行是非常有趣的,不过,我们并不是天天骑马,而是累了骑马,骑一会又下来走路。每天马帮只走40公里,中途休息,选一个有水草、背风朝阳的地方,一边放牧,一边生火做饭。白天是比较方便的,最难的是冬天过夜,尽管生一堆火,长燃不息,大家环火而眠,可是经常被冻醒,有时彻夜难眠。
最后一天是爬泸沽湖南边的狗钻洞。山高路窄,我们跟在马帮后步履艰难,走几米远休息一下,感到山又高又大;在山顶上停了片刻,欣赏了湖光山影。山坡上长着无数的松树,林间有成片的空心竹。据说当地过去流行喝咂酒,所用的吸管就是用空心竹做成的。下山就不一样了,大概有点兴奋,走得特别轻快,人们都冲到马帮前边去了。路旁的苍松,林间的杜鹃,像节日的彩灯装点着绿色的山野,又像一排排的天真烂漫的少女,隐藏在绿荫丛中,不时露出一张张迷人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不久,我们抵达山脚下的大洛水村,这里是从南边进入泸沽湖的门户。
洛水村依山傍水,竹树成荫,特别是湖岸上的高大柳树,使洛水村更加美丽。我本想在洛水村停下来,但赶马人不肯。原来为了放马,不便在村内休息,而要在有水、有草、有柴的地方停留。离开大洛水,来到一片荒地之上,我们停下来休息。赶马人把行李都卸下来,围成一个圈,中间升起篝火。先烧一锅开水,煮茶,吃糌粑,然后煮一锅米饭,菜是煮酸菜。赶马人说:“我们吃点鱼吧?”大家赞成。不一会,赶马人从大洛水鱼场提来一桶活鱼,足有十来斤,鱼并不大,每条三、四两左右,都是细鳞鱼。这里的鱼相当便宜,两角钱一斤。不过摩梭人吃鱼并不太讲究:一种方法是把鱼洗一下,不开膛,不剥鳞,倒入锅内煮一开就捞着吃了,作料是盐巴;另一种方法是用尖木棍穿一条鱼,放在火上烤食。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故事。故事有许多牵强附会之处,但都是很动听的神话。赶马人还说,大洛水是泸沽湖最富裕的村子,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守着湖,有鱼可以出售,水从山上流下来,又方便浇地,种菜早,收益大,加上当地盛产洋芋,故有“洛水洋芋永宁米”之谚。另外,洛水坐落在交通要道上,赶马人较多,这也是致富之路。大洛水村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十的转海节、转湖节,以村为单位,人们穿上盛装,带上供品,围着湖转圈,向湖里投掷食物,也向脚碓石供奉食物,以祈求海神保佑农业丰收,人畜平安。
下午四点半,我们又向西挺进了。永宁坝子很大,有一条开基河从西南流向东北,进入泸沽湖。河上有著名的开基桥。下午五点许抵达开基村,这是永宁地区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我们初抵永宁,已近除夕,有两点感触:一是新鲜,什么都新鲜,二是对那里都生疏,什么都生疏。总之还难以进入调查角色,只能是走马观花,看看而已。
母湖神话
要想了解摩梭人女儿国,还得从当地的几个景观说起,因为无论是泸沽湖、干木山,还是潺潺流淌的开基河、热水塘,都诉说着摩梭人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
泸沽湖,又名母湖、母海、罗束湖、永宁湖、刺他湖,四川左所摩梭人又称为亮海、左所海子,位于云南宁蒗县永宁、四川盐源县左所和木里县屋脚乡交界的地方。这是摩梭人的聚居地之一。
第一次见到泸沽湖时,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景色使心情为之一振:湖四周山峦起伏,群山上的苍松负着皑皑白雪,湖面像一块巨大绿色宝石,湖水碧蓝,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面镜子,苍山、白雪、湖心小岛,以及天空飘浮着的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湖面上,浑然一体,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能卜的小伙子,同一个朋友外出赶马帮,挣了不少钱,但被那个心黑的朋友骗走了,只留下一个大粑粑。下山的时候,能卜不慎把粑粑丢落到山脚下。能卜沿着山沟下山,费了很大劲才找到粑粑。他怀抱粑粑又往山梁上爬,夜幕降临,只有风声、树声、兽声夹杂袭来,他又冷又怕,不禁流下泪来。能卜的哭声感动了乌鸦,乌鸦说:“这里是禽兽的地方,每天晚上都在此集会,你是人,怎么到这里来?那还不吃掉你。”能卜求乌鸦帮助,乌鸦说:“我栖息在树上,你也爬上来,坐在树桠上,用腰带拴住,过了今晚再说。”夜里,各种野兽也集中在这棵大树下。豹子说:“人虽说聪明,有时也很笨,今天我去一个地方,连水都没得吃,要到遥远的地方背水吃。其实,他们村边有一个大龙洞,被大石板压住了,一旦把石板搬开,吃水就不难了,还能养鱼、灌田,那里就会变成鱼米之乡。”野兽们东说说、西道道,直到天明才散去。
天亮后,能卜从树上下来,心里记着豹子的话,觉得家乡久旱无水,应该把龙洞找到,为家乡做点好事。于是,他就沿溪而行,寻找龙洞。途中见到不少背水的妇女。在村边,能卜躺在路上,佯装又饥又渴,看看哪个姑娘可怜他。第一个姑娘走过来,冷眼看了一下,不加理睬就过去了。第二个姑娘路过时,能卜哀求说:“阿妹,我快渴死了,给我一碗水吧!”姑娘说:“我背水要走几天路,怎能给你?快让开,自己找水去。”第三个姑娘走过来,背着沉甸甸的水桶,请能卜让路。能卜又哀求说:“阿妹,我快渴死了,给我一碗水吧!”姑娘卸下水桶,给他几碗水喝,能卜说:“水真甜,谢谢阿妹了。”姑娘说:“水虽好喝,可我们这儿祖祖辈辈都这样背水吃,十分辛苦,水比黄金还贵。”
能卜同姑娘谈得来,问:“阿妹,吃水难,为什么不想个办法呢?”姑娘说:“不是没想,是想不出好办法呀!”能卜说:“其实,在村边有一个龙洞,里边有水,只是被一块石板压住了,如果把石板搬开,这里就有取之不尽的水。”姑娘一听,万分激动,说:“阿哥的话当真?”能卜说:“我的话句句是真话。”他说让姑娘领他去见头人,商量找水的办法。
姑娘高高兴兴地把能卜领到头人家,介绍了当地龙洞内有水的情况。头人说:“可以试试看。”谈毕,头人动员民众,牵来九头牛,把九条铁链拴在龙洞的石板上,九头牛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石板拉动,突然有人高喊:“水出来了,快让开,快让开!”一声巨响后,一股巨大的清泉从龙洞中喷泻出来。头人很高兴,杀牛宰羊,设宴庆贺,男女老少都翩翩起舞,欢庆泉水的到来。
没想到,水越来越大,整个坝子都淹没了,形成了泸沽湖。喂猪的木槽漂起来,大的可坐人,于是人们又仿照猪食槽制作了独木舟,成为摩梭人捕鱼、运柴、渡海的交通工具。
盐源县左所关于泸沽湖的传说更离奇一些。
据说左所原本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庄稼茂盛,仅有九户居民。有一个放猪的哑巴,一次去赶在石洼里喝水的猪时,发现水中有一条足有房子那么大的大鱼,起初很害怕,但久而久之,见那鱼一动不动,倒也不怕了,还拿出刀子从鱼身上割肉吃。天长日久,放猪娃吃得白胖白胖的,家人感到奇怪,村人也不理解,就用手势问哑巴,哑巴比划着告诉村民,在岩下水洼中,有一条吃不完的大鱼,自己天天吃鱼肉才胖起来。随后,村民拉着牛,提着绳子,去拉那条大鱼。这下可麻烦了,只见从鱼嘴冒出一股水流,越流越大,不久就形成一片汪洋,把九户人家也淹没了。仅剩下一位正在喂猪的老妈妈,看水势凶猛,把猪轰到一边,自己坐在猪食槽内,在水中漂浮,一直被水流冲到山坡上,这才幸免于难。这就是独木舟的来历。
上述传说有些是可信的,如今泸沽湖中仍有不少渔民划着独木舟捕鱼。还有,从泸沽镇出发,经过凹垮村、大嘴村,沿泸沽湖北岸步行大半天,就到了一处突出湖面的大石崖,崖北半里就是小洛水村和干木山,崖下有一个月牙形水湾,岸边有一颗挺拔的树,据说泸沽湖出水口就在崖石下。无论是小洛水村还是大嘴村居民,都一口咬定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石洼”、龙洞。
在左所地区还有一个传说,说泸沽湖是由干木女神的泪水形成的。原来,干木女神在湖的北岸,抬头东望;在湖的东岸也有一座山,是一个男子。两人感情很好,是一对阿注。有一次男神去干木女神处走婚,又说又笑,一个晚上没合眼,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交阿注的人都知道,阿注生活必须在鸡鸣前结束,不能等到天亮。这时男神慌了,他骑上马就往家奔,但心里又放不下干木女神,勒马回顾,干木女神是看到了,但由于缰绳拉得过紧,马前蹄高抬,有重重落下来,踏出一个巨大的蹄窝,这就是泸沽湖;而男神则成了一座山,如同一个男人永远回顾着干木女神,干木女神见状,心痛不已,所流的泪水都流到马蹄坑里,由少变多,由小变大,最后变成了泸沽湖。
话说回来,永宁地处泸沽湖西岸,对面是盐源县左所。从行政区划上说,永宁是宁蒗县最北边的一个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一般海拔2670米,永宁在群山峻岭之中,形如一个盆地,面积约一百平方公里,俗称永宁坝子。盆地西南较高,东北偏低,开基河自西向南贯穿而过,像一条银带似的,点缀着美丽的永宁。
泸沽湖不仅是当地的景观,也提供了饮水、渔业和交通之利。从云南的大洛水村到四川的凹垮村,如果走陆路,要一天时间,相当一个马站,而划独木舟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水路交通大大便利了湖边诸民族的经济交流。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