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婚:女儿国亲历记》连载之四三
2006-09-13 12:47:10 作者:宋兆麟 来源:http://book.travel.sohu.com/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第三部分 男娶女嫁
第43节 地肥水美泸沽湖(4)
摩梭人的家畜饲养业,仅次于农业,占生产总收入的15%左右。家畜、家禽不仅能提供肉食、乳类和蛋类,大牲畜还能提供力役,比如耕地、运输。
从历史上分析,摩梭人源自古代的牦牛羌,是驯育和牧放牦牛的民族之一。直到现在,在马帮运输、丧葬仪式、妇女发饰和神灵崇拜里,保留了许多有关牦牛的遗迹,这可能是他们对古代大量饲养牦牛时代的记忆。在各种牲畜中,他们最重视牦牛和毛羊。在他们看来,牦牛和毛羊为山神所养,所以要格外重视。实际上,与其说这个“山神”是神灵,毋宁说是摩梭人的远古祖先,人类的行为在这里被神格化了。
摩梭人饲养的牲畜,主要有牦牛、黄牛、水牛、骡、马、猪、羊、狗及鸡和鸭。
牦牛一一左所饲养牦牛不多。以1956年为例,土司有50多头,总管有80头,堪布有30头。由奢垮波日家饲养牧放,放牧人是如他沙达夫妻,他们死后放牧人士藏族松努沙布夫妻。
牦牛喜欢生活在深山大林里,有水和草就行。通常夜间不管,任它移动,白天清点一下数就行了。牦牛场是不固定的,以左所的牦牛场为例,共有吉阔卓(水简草)、累家阔(长白子)、答古都(白塔山)、阿包窝窝(大墙子)四处,供轮流使用。
除平常的放牧外,在挤奶和生小牦牛后,还要喂些包谷、荞子、洋芋之类的饲料,每天两斤左右。每头牦牛一年还要喂40斤石粉。在春节给每头牦牛另加半斤猪油,不知这算不算是给它们过年打牙祭。有时还喂些盐,以刺激食欲,这样它们就吃草多,长膘快。
牦牛从小长成要大牛要花四、五年,母牦牛四岁生育,生崽后前三、四个月不挤奶,从第五个月直到第八个月,每头牛一天能出2两酥油。公牛养五、六年宰杀,主要是给人们提供肉食。
遇上牦牛生病,一般放牧者可治疗。比如牦牛拉稀、泻肚,就给它喂些猪油,要么就是半斤白酒。有时把猪油、酒和糖合在一起喂牛,可止腹泻。多奢村杨格如,就是一个很会治大病的兽医。
饲养牦牛,必须要有一定高山牧场。这些牧场是土知府的,自然要交山租,只有个别头人可以免租。饲养牦牛原本是摩梭人祖业,后来因远离高山,许多人生疏了,所以往往佣请藏民牧放。
过去放牦牛,没有圈,随牦牛四下走动,难免经常发生兽害。近二十年开始修圈,加强看护。牧放人也有固定的住处了。
牦牛有多种用途。每年五月把牛拴住放倒剪毛,每头牦牛年产毛一斤左右,可做毡子、假发。牦牛肉香嫩,比黄牛肉好吃。毛牛皮可做口袋、垫子。每头母牦牛可产100斤牛奶,人们还从中提炼出酥油。
泸沽湖盛产黄牛,饲养的历史也早。公牛一半多作肉用,强壮者驯为耕牛。母牛供繁殖、挤奶和打酥油。不过牛奶不多,一般每年只挤五十斤奶。母牛一年生一犊。一般家庭可饲养两、三条黄牛。
水牛可能是明代由汉族迁移传入的。有些家庭养一头水牛,供耕地使用,无牛之家要用两个人力去换一个牛力。用水牛和黄牛耕地,一定要穿牛鼻子,通常贯以木环。
羊是摩梭人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当地主要有山羊和毛羊两种。目前每户三、五只,有条件的养得更多些,供肉食和皮张。家里的羊,主要靠老汉、小孩放牧。放羊人手持羊鞭,携带一根“支儿伙”(飞石索),用来轰赶羊群。没有人手的人家,一般几户、十几户外请老人、小孩代放,每户给牧羊人一定现金和茶叶、衣服之类的东西。每年八月十五还给羊倌一只鸡。
猪是摩梭人最重要的饲养对象,一般家庭少则几头,多则十几头、几十头。做种的公猪,一般是几户合养的。母猪不大就产仔,一年生两、三窝。母猪下崽后,要加喂一些甜酒和骨髓汤。主要饲料是南瓜、洋芋、豆渣和野草。在沿湖地区时兴放牧,早晨把猪赶到草海里,晚上让猪自己回来。远望草海,黑斑点点,近而视之,原来是成群的猪在啃食水草、菱果和鱼虾。
猪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肉食,冬腊月还把整猪加工为猪膘。很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占有多少猪膘仿佛意味着占有多少财产。猪下颌骨往往还陈列在室内的墙上,成了家庭财产的标志之一。猪膘早先还是当地的一种原始货币,供人们交换、借贷使用。
当地的马,个头偏小,但耐疲劳,善爬山。一般是白天放牧,晚上加草,运输时多加料,一天两斤燕麦、包谷。母马三年两胎,母马与驴相配生骡子。遇上母马下崽,要喂包谷、面粉汤特殊对待。当地人还讲究,母马下崽与牛、猪一样,不能见走远路的人,不能接触出汗、有臭味的人,否则母马无奶,马崽会饿死。至于骡子的饲养,方法大致与马相同。
摩梭人养狗很普遍,多数是用来看家护院。狗与人很亲近,所以他们禁吃狗肉。个别家庭还把狗训练为猎犬。方法是从小让它跟随大猎犬追击野兽,需经长达两、三年训练才行。出色的猎犬能与虎豹搏斗,寻找獐子踪迹,是猎人的好帮手。
家禽中的鸡,通常是各户散养的,鸭子则在泸沽湖边上饲养的,除了为人们提供肉食、蛋类外,往往还供占卜之用。
摩梭人对家畜和家禽有一套饲养经验。每家不论院落大小,大多少不了猪圈、羊圈和牛马圈,后者多在“尼扎意”下边。各种牲畜分开饲养,对牛马猪鸡实施阉割,充分说明摩梭人具有相当丰富的饲养经验和技术。
从民族学的资料来说,在世界范围内,蜂的驯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从对野蜜蜂的照料开始的。当人们对发现的蜂群略加照顾和管理就能使它们来年生存下来起,正式的养蜂事业就开始了。这种对野蜜蜂的人工照料,实质上就是对蜂的人工驯化。
不过,摩梭人至今尚未引进任何蜂种,还依然保持养野蜂的习惯。他们收养的野蜜蜂有大、小两种:前者呈黑色,个头与家蜂相差不多,但繁殖较慢,一年仅一两窝;后者呈黄色,繁殖较快,一年能有三四窝。他们收养野蜜蜂方法主要有三种:
(1)挖巢取王:野蜂群也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抓来了蜂王,雄蜂和工蜂也会跟随而至。先用微火浓烟熏巢,使蜂群昏迷不醒,然后把蜂巢挖开,取蜂王和一些雄蜂和工蜂回家。如果蜂王在七天内不飞走,说明它已经坐巢,可以安心饲养了。但必须细加看管,否则飞走就无法再找回来了。盐源县的摩梭人,一般不用火熏,而是捉活蜂。他们做一个帽状的竹编蜂罩,帽顶有一木柄,用蜂罩扣住蜂王把它带回家里饲养。
(2)竹筒引诱:在野蜂房附近放一节竹筒,引诱工蜂和雄蜂飞入。在竹筒内壁涂抹一点蜂蜜,效果更好。当蜂群移进竹筒以后,就带回家放置于事先准备的人工木蜂房附近,久而久之,蜂王也会转迁于房内。这种方法可能也是受汉族影响而来的。晋代《永嘉记》记载说:“七八月中,常有蜂群过,有一蜂称先飞觅止泊处,家中人知,辄内木桶中,以蜜涂桶中,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博物志》中也说:“远方者诸山蜜腊处,以木为器,中开小孔,以蜜涂器,内外令遍,春日蜂将生育时,捕取三两头著器中,蜂飞去寻将伴来,经日渐益,遂持器归。”
(3)泼水捉蜂:野蜂分窝,往往各以一王为核心,抱成一团。发现蜂王率领蜂群飞寻新的蜂房,摩梭人就向蜂群泼水,使蜂群翅膀沉重难飞,纷纷降落在地上,聚为一团;然后小心翼翼捉住蜂王,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独木蜂房内饲养。
蜂房,又称蜂巢,是蜂群的住所,也是产蜜的地方。过去各地因环境、材料不同,人工制作的蜂房也五花八门。既有利用空洞的树干作独木蜂房的,又有用树枝藤条编织而成的蜂房。还有以石板砌成的蜂房。人工制作的原始蜂房,最初不过是自然蜂房的一种模拟。野蜂一般构巢于树洞和岩穴之中,独木蜂房和编织蜂房,便是对树洞蜂巢的一种模拟;石砌蜂房、陶罐蜂房之类,是对岩洞蜂巢的一种模拟。摩梭人以制作独木蜂房为主,说明他们养蜂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泸沽湖的摩梭人养蜂,一年通常采两次蜜:一次在八月,每窝蜂能收5公斤左右;一次在十一月,每窝能收30公斤。当然,每年产量的高低,是由当年气候、蜜源和蜂群强弱决定的。最后一次采蜜,他们并不取光,而是留下一部分,有时还另放一些糖和南瓜作越冬的蜂粮,使它们顺利度过寒冬以期来年还能有好的收成。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