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令与民间习惯: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
2007-10-22 22:23:55 作者:李德英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序
近代农村租佃制度研究,以我个人的肤浅体会,是一个有相当研究难度的课题。首先,这是一个已经有众多研究成果的老问题,要在既存研究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可能将面临较大困难。其次,民国时期留下的关于这一课题的各类原始档案、调查报告和统计数据十分浩繁,收集、阅读和分析这些资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更何况因当时的亲历者、调查者的立场观点不同,选择的地区和样本各异,所得出的调查结果和各种数据,往往出入较大,甚至相互抵牾,因而需要对众多来源不同、说法各异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比较和辨析,而不是先人为主地“搜集”符合自己观点的资料。再次,这也是一个理论性极强的课题,按照国内学者过去较普遍的看法,近代农村租佃制度是封建地主经济制的延续,体现了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土地关系。而按照西方制度学派的观点,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土地租佃关系,则是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是瓦解封建制度的因素。两种看法,大相径庭。因此,这一课题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探索都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也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农村租佃制度的研究自然也对学者们产生了吸引力。不过,既存研究关注的地区似乎更多地集中于东北、华北、江南、华南和西北地区。作为西南地区农业大省的四川,其相关研究比较起来还十分薄弱。历史上一直以农业经济发达著称的成都平原,其农村社会经济和租佃制度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对近代成都平原农村社会经济和租佃制度进行更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李德英博士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这本专著,利用大量成都平原的县级原始档案和调查资料,综合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的佃农地主结构、押租押扣制度、地租形态、地租额、地租率、佃农经营与生活、佃农地位、主佃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认真而细致地探讨,也对民国政府的佃农政策特别是“二五减租”运动在农村中的实施状况作了初步考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得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的结论,说明了民国时期成都平原农村社会经济和租佃制度的一些特点。据我所知,德英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还承担和完成了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也承担了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之艰辛可想而知,历时七年多所完成的这一成果的确来之不易,需要有一定的学术勇气和“坐冷板凳”的耐心。
当然,本书的研究也许只能说是一个还有发展前景的课题的开端,尤其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如何以小见大,发现并说明更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曾说:“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以我的浅见,本书的价值可能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以民国时期的成都平原为例,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也多少说明了近代中国农村租佃制度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无论是研究近代中国的农村租佃制度,还是探索当代中国农村的制度创新,恐怕都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书中的成绩和不足,感兴趣的读者读完本书后自然会有自己的评判。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的出版至少是德英博士力图以求真求实的态度交出的一份研究答卷,也希望成为她在学术上进一步探索的新起点,并企盼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更多学人的关注、兴趣和辩驳,从而将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谢放
目 录
序…………………………………………………………………谢放(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近年民国租佃制度的相关研究………………………(2)
第二节 四川农村经济及租佃制度研究状况…………………(19)
第三节 主要内容、资料和名词释义 ………………………(24)
第二章 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33)
第一节 生态环境 ……………………………………………(33)
第二节 土地利用 ……………………………………………(42)
小 结 …………………………………………………………(47)
第三章 佃农地主结构………………………………………………(49)
第一节 佃农结构 ……………………………………………(49)
第二节 地主结构 ……………………………………………(59)
第三节 佃农比例 ……………………………………………(71)
小 结 …………………………………………………………(74)
第四章 押租与押扣…………………………………………………(77)
第一节 押租种类和押租额 …………………………………(77)
第二节 押租计息与押扣制度 ………………………………(85)
第三节 押扣制度的具体情况 ………………………………(90)
第四节 押租的来源……………………………………………(100)
第五节 押租的意义……………………………………………(109)
小 结……………………………………………………………(117)
第五章 地租形态、地租额与地租率………………………………(119)
第一节 地租形态………………………………………………(119)
第二节 地租额…………………………………………………(131)
第三节 地租率…………………………………………………(136)
小 结……………………………………………………………(146)
第六章 转佃与纠纷…………………………………………………(148)
第一节 转佃的主要形式………………………………………(148)
第二节 转佃引起的租佃纠纷…………………………………(159)
第三节 转佃盛行的原因………………………………………(169)
小 结……………………………………………………………(175)
第七章 佃农经营与生活……………………………………………(176)
第一节 佃农农场经营…………………………………………(176)
第二节 佃农生活………………………………………………(195)
小 结……………………………………………………………(222)
第八章 佃农地位与“二五减租”…………………………………(224)
第一节 佃农地位………………………………………………(224)
第二节 二五减租与农地减租运动……………………………(237)
小 结……………………………………………………………(260)
第九章 结语…………………………………………………………(261)
附录 佃农田场经营调查表…………………………………………(273)
附图 20世纪初成都平原农村风貌…………………………………(311)
参考文献………………………………………………………………(315)
后记……………………………………………………………………(327)
后 记
这部著作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从选题到完成写作,历时六年多。六年里,我除了在成都地区以及北京、南京等地广泛收集资料外,还漂洋过海到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学访,收集英文资料;到过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近代史所以及国史馆等单位查阅资料,从多方面了解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该书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本书能够完成并出版,首先,感谢我的博士导师谢放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该书的选题到具体的写作,谢老师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当然,文中不成熟的地方或不当之处,完全由我自己负责。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隗瀛涛教授,是隗老师带领我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研究工作,希望这本习作不至于让他太失望。
其次,感谢培养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这里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为完成本书提供了好的条件。感谢南开大学的王先明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的鲜于浩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的侯德础教授、四川大学的杨天宏教授、何一民教授、陈廷湘教授和石硕教授,他们在论文评阅和答辩时提出的宝贵意见使我受益匪浅。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史建云教授和徐秀丽教授,她们对本书的修改提出了非常专业而珍贵的建议。感谢近代史研究所的虞和平教授,没有虞老师的赏识和推荐,本书不可能这么快与读者见面。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郭沂纹老师、李是老师和相关工作同志,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为本书提供了质量保证。
感谢美国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贝克尔教授和哈佛燕京学社,他们为我提供了一年访问留学的机会,使我得以开阔学术眼界,接触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感谢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孔飞力(Philip A.kuhn)教授,感谢他对该选题的认可和鼓励。感谢得克萨斯A&M大学的王笛教授,我在翻译王老师的《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时,得到王老师的许多指点,对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感谢哈佛大学的博士生钱金宝先生(很不幸,他已经去世了,希望他的在天之灵能接受我的谢意)、刘光临先生和李海虹女士,感谢台湾铭传大学的陈祥云博士,他们都对本书的写作提出过很有价值的意见。感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博士研究生郑晓威女士,她为本书提供了部分英文资料。
另外,感谢四川省档案馆的汪素香老师、龚崇华老师,双流县档案馆的熊德明老师,他们对本书的资料收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成都市档案馆以及崇州市、都江堰市、新都区、温江区、郫县、新津县等档案馆的相关工作人员。感谢四川大学图书馆林萍副馆长、建国前报刊阅览室、基藏书库、港台书室、线装书阅览室的相关工作人员;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王澈研究员和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张海梅研究员;感谢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图书馆、“国史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都对该书的资料收集提供过帮助。他们中的许多人,我连名字都不知道,但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丈夫邵兵的支持、女儿韵霏的聪慧与上进,是我精神上的动力,特别是我的婆母
李德英
于四川大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