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讯息经典著作
更多

简评《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

2008-09-15 21:02:32 作者:汤广全 来源:http://www.fatianxia.com/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兴东是我9年之久的朋友。他原是研究历史的,后来读了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方向的博士。他兴趣广泛,博闻强记,善于思考;谈论学术时,总能旁征博引。历史学和法学是他的喜好,专精就不用说了;他同样喜爱哲学、政治等人文学科。他平常高论颇多,又长于实证。他一贯持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信条。这不,他新近的力作《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本书的主体部分有3篇,共10章。背景篇3章,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3个层面阐释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历史概貌;理论篇3章,着重从族际交往的成因和法律思想资源2个方面分析这一时期南方民族法律移植和本土化的缘由,进而揭示其法律移植和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实证篇4章,主要论述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在社会组织制度、刑事法律、民事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等4个方面的变迁。上述背景、理论与实证的主体构架是三位一体的:背景既是理论与实证的引子,又是后二者展现的广阔舞台;理论假设不是空穴来风,总是与特定的历史时空和历史材料相关;实证就是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其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或明或隐,无法离开理论预设的指导。无疑,这是一种哲学的思维品格。

    本书以哲学的眼光和宏大的视野来透视元明清时期南方少数民族法律变迁:研究思路上涉略诸多学科,如法学、历史学、民族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时间上跨越元明清三代,长达600多年的历史。研究空间上的南方民族是一个融合了地理、民族和文化习俗等内容的统一体,是与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中原地区相对的“化外”族群,使一个本来单纯的空间概念变为多元内涵交叉的“意义群”,富有强烈的立体感。研究方法上既有大胆的理论假设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又有丰富而翔实的历史材料作支撑;既有对基本概念作细致入微的界定,又能使得历史文化背景、理论分析框架和多维度的实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有这些旨在揭示元明清时期南方少数民族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交互作用,是实践理性与“方便、安全、信心”的传统的共同选择,是对社会生存成本进行制度考量的结果。

    对于本书的新意,兴东的博士生导师方慧先生在序言中已有详细论述,诸如研究视角的扩大,研究方法的创新,理论思考的突破等。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读者朋友自有慧眼。我想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哲学的视野——既细微又宏大。算是狗尾续貂了。按照我国知名学者叶秀山先生的说法,哲学在特别重视的细节的同时,也努力追求全面。本书就符合这样的要求。如兴东对生存范式、理性、传统等哲学味颇浓的几个基本概念能够条分缕析,进行纵横向比较,旁涉古今中外诸多的相关理论研究,且能在宏观与微观的纵横交错中展开思维的触角,在理论预设与历史材料的佐证中勇于践履“史论结合、论由史出”的箴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正是兼具微观上“小心求证”和宏观上“大胆假设”的学术风范,初出茅庐的作者才能驾驭4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

    既然是书评,就无需避讳,本书也是白璧有瑕,如少数文字还可进一步提炼,个别概念尚待进一步厘清。相信勤奋而睿智的兴东在未来的学术路途上自会更佳的研究成果!

    汤广全

    2007年6月27日
关键词:|wu|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