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间法制度分析
更多

“大调解”的功能及限度-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

2009-06-28 20:39:17 作者:吴英姿 来源:http://fyly.fyfz.cn/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一、新型调解运动——“大调解”的省思

 

  面对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纠纷数量急遽攀升、法院和信访部门案件压力沉重的局面,国家开始日益重视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重新强调调解的意义,恢复人民调解建设。继200291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肯定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合同性质和约束力之后,当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紧接着,司法部在26日发布《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要求在农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中重建人民调解组织;《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又特别指出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性。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在此背景下,南通市尝试“大调解”的做法得到各界肯定和宣传,20046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在全省建立“大调解”机制。江苏省的经验很快得到推广。2005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强化社会联动调处,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大调解”作为一场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大调解”基本上是一种以政府领导下的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联合行动,指导和帮助人民调解组织处理纠纷的方式。以南京市为例:

 

  南京市于20044月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共同负责,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局、信访局和法院、公安、民政、国土、环保、建委等19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南京市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由司法局分管领导担任主任。联席会议还专门制定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规则检查考核暂行办法》,以加强对调解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在区县层面普遍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负责“大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日常事务。各区县、街(镇)分别依托当地司法行政、信访办、维护稳定办公室、司法所和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普遍设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大调解”工作组织网络和工作机构。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计,截止到20072月底,全市区县、街镇两极调处中心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共接待来访75996批次,受理纠纷总数75724件,劝阻群体性上访4927批次,涉及人数89672人,调处中心直接调解16641件纠纷,调解成功14754件,达成书面协议3157件,防止民转刑548起。[1]

 

  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人民调解组织得到了恢复性的建设,在经费投入和人员培训方面均得到加强,而且基于政府整合各方面资源的优势,解纷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但是,“大调解”在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有共性的问题包括:

 

  1.对党委、政府的依赖程度很高。国家重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初衷在于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解纷作用,缓解政府和法院在信访和诉讼方面的压力。因此,人民调解本应定位于社会组织解决纠纷的性质。但是,“大调解”运动的实践却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起核心作用,其运作机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式的,其工作目标是社会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在经费和人员保证上均靠财政支持,其处理纠纷所依赖的权威资源一是政治意识形态,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二是政府机关这一特殊身份。“大调解”在本质上是行政力量干预纠纷。

 

  2.由于“大调解”的推进方式是“社会动员”,不仅成本很高,而且调解纠纷解决的能力和效果取决于上级的重视程度。当上级行政领导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或者经费、人员不能落实时,各部门对调处纠纷就明显缺乏热情,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3.“大调解”的解纷功能主要是事后性的,即主要面对已经发生、且大多数是已经激化的矛盾,处理的多以上访、甚至是群体性上访表现出来的纠纷。调解工作人员感觉自己像“救火队员”。从这个层面说,“大调解”发挥的似乎并非当初所希望的“防微杜渐”、成为解决民间纠纷“第一道纺线”的作用,[2]而更像信访工作的延伸。

 

  以上问题对“大调解”目标的实现及其生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真正意义上恢复人民调解的活力,增强人民调解在解决纠纷方面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受特定时期社会纠纷的特征和社会需要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把握“大调解”面临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纠纷特征和现有纠纷解决机制有效性问题,而这些分析也将为探索建立适应转型时期社会需要的纠纷解决机制奠定基础。

 

  二、转型时期社会纠纷特征——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交错

 

  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与放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运作机制改革,拉开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帷幕。由于稀缺资源的分配权不再完全由国家垄断,过去那种高度统一和集中、连带性极强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分化,地方和各个单位独立利益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与追逐经济利益的天性,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多元价值观的出现等因素,导致社会纠纷常规化。科塞将社会冲突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两类。现实性冲突有具体或者特定的目的,而非现实性冲突则涉及诸如终极价值、信仰、意识形态以及阶级利益等不可调和的分歧与斗争。现实性冲突指向冲突的对象本身,包含人们对具体目标的追求,以及人们对通过冲突实现这一目标的成本的估计。达到这个目标就可能消除冲突的潜在原因,因而妥协与调和更有可能替代冲突。而非现实性冲突因为涉及核心价值观,容易从情感上把参与者动员起来,最终转移冲突的真正对象,把敌对情绪作为目的本身表达出来,使他们不愿妥协。一般情况下,现实性冲突的烈度较小,而非现实性冲突的烈度较大。[3]从本质上说,当前我国社会冲突基本上都是基于利益格局变化而导致的利益之争,即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发生的利益分配不合理、不公平造成的,大多数属于现实性社会冲突,但也常常交织着非现实性因素。

 

  1.“断裂社会”不同价值取向的利益诉求缺乏沟通机制,使部分纠纷带有非现实性特征。社会转型在本质意义上表现为经济制度的变迁。经济体制的变革不仅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并且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矛盾和冲突直接冲击着社会的和谐。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运作机制变化给原有的总体性社会带来分化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同时掌握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凭借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的优势,总体性资本对政治和经济决策的影响力很大。而这是一个人数很少且相对封闭的集团,社会利益狭隘,很难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由于总体性资本过多地垄断资源,加上市场因素的作用加剧了贫富悬殊,导致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不仅如此,目前的社会还呈现出局部性、碎片化的特征:在农村,农民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组织依托的个体;在城市,单位制组织迅速向一种准利益团体的形式转化,同时还出现了下岗工人等无归属群体。由于在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出现了“断裂社会”的社会结构:不同时代的成分并存,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4]在断裂社会中,不同时代的多元价值诉求同在,且相互之间无法沟通协商。在许多包含利益严重失衡的纠纷中,比如在房屋拆迁、农地征用、企业改制中的劳资争议、环境污染、移民安置等等,几乎无例外地都可以看到非现实性冲突的特征。

 

  2.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生态脆弱,使部分纠纷易转化为非现实性冲突。两极分化社会的特征是利益格局严重失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群体之间社会权利分配不均衡;二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是出现了一个权利生态十分脆弱的阶层。他们的权利内容不确定,权能空洞化,权利诉求能力低下,权利状态不稳定,救济途径狭窄。[5]弱势群体在表达和追求利益方面的无助与绝望,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或者隐忍,或者用激烈的方式暴发。

 

  3.由于缺乏纠纷理性解决的观念与制度化机制,致使一些现实性纠纷转化为非现实性纠纷。在过去的总体性社会中,总体性意识形态同时承担着社会整合和工具理性的双重功能,社会冲突大多被当作政治问题加以处理。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冲突完全仰仗国家解决,导致社会缺乏一种可供纠纷双方理性地讨价还价式的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也缺乏理性解决冲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环境,即使在基于相邻权、合同纠纷等民事利益引发的冲突中,当事人也很难对话,因缺乏沟通,相互之间容易形成对立和对彼此的恐惧,结果民事纠纷演变为刑事案件、个人纠纷升级为群体性事件,或者当事人用自杀等激烈的发生来换取纠纷解决。

 

  4.有的纠纷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而延续的时间过长,冲突各方的负面感情日积月累,最终导致矛盾激化,转化为情绪的表达。当事人甚至于把情绪表达当作冲突的目的,从而使得纠纷带有非现实性。MillerSarat认为纠纷的形成一般有一个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不满(grievance)、要求(claim)、纠纷(dispute)、民事诉讼(civil legal dispute)四个阶段。并不是产生的每一个不满都会发展为诉讼,每一个阶段都只有一部分问题(或者按照习惯说法,称为纠纷)进入下一个阶段,因此每一个阶段的问题数量是递减的,称为“纠纷金字塔”。[6]在纠纷的不同阶段,其激烈程度不一样。当纠纷处于“不满”和“要求”阶段时,当事人感情和情绪的带人不多,如果能够及时沟通,容易达成谅解和让步。当纠纷进入后两个阶段,特别是诉讼阶段时,当事人因为公开宣称了自己的主张,加上诉讼程序固有的对抗性,容易增强双方的对立情绪,纠纷解决的难度也会增大。即便是细小的纠纷,如果持续时间较长,随着参与者投入的感情越来越多,现实冲突也会转化为非现实性冲突。

 

  三、现有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估量

 

  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描述的是,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纠纷得以通过各种解决纠纷的方式获得解决,且结果为纠纷当事人及社会一般人普遍认可的状态。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有两个要素:(1)解决纠纷依据的合法性,即为纠纷当事人共同认可的规范或价值标准;(2)纠纷解决者的权威性。以上两个因素是纠纷解决结果发生效力,即获得纠纷当事人认同的基础。[7]衡量一个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否有效的指标不仅在于解决形成诉讼案件的纠纷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是否具有供纠纷主体发泄“不满”的方式、畅通关于权利的“要求”的渠道,有纠纷双方沟通信息、及时化解纠纷的功能。

 

  尽管经过改革审判方式和重振人民调解制度的努力,我们初步建立了一套国家与社会协力解决社会冲突的制度体系,但总的来说现行社会冲突解决机制的有效性仍显不足。

 

  (一)社会自我消解纠纷能力低下[8]

 

  首先,社会结构“原子化”,社会凝聚力下降,成员缺乏“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社会内部调控与整合作用差,缺乏充当社会自我整合剂的解纷机构,无法为其成员提供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渠道。在农村社会,恢复乡镇建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一体化的解体。行政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开始松动,民间权力系统开始重现。[9]同时,经济秩序的变化也引发了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变化,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中,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圈子在缩小,而新型的社会关系圈(朋友、同学、交易伙伴)在扩大并开始彰显出来。近年来推行合村并组后,村组的范围变大,单个村内部人口增加,村干部减少,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普遍呈弱化趋势。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农村社会生产的个体化和货币工具理性对价值的中介,使得货币积累成为化约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一切因素的隐性权力。[10]加上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干群矛盾等原因,村庄已经不再是一个村民紧密相连、高度整合的共同生活空间。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归依感不强,没有形成象社区或者过去的公社、大队或者宗族这样的社会共同体。农民几乎成为没有任何组织依托的个体:既没有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如宗族)可以依赖,也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组织社团(区)出现。有人用“半熟人社会”来概括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11]更有人认为,即使是在自然村范围内,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程度也是极为低下的。在村民(尤其是新生代)之间,没有共同体意识,没有道德舆论的约束力,而只有个人利益的计算。村民是游散的个体,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利益代表。[12]当发生纠纷时,农民无法就近找到可以充当解纷人的组织或个人。在城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发育,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单位社会”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人员流动变得容易且频繁,成员从单位以外获取资源的途径增多,单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对其成员的控制力量开始松弱。人们的“单位成员”意识也在弱化。当纠纷发生时,人们不再把单位领导或者单位内部的调解机构当作首选的解纷者。

 

  其次,社会缺乏共同体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国家总体性意识形态长期充当社会行为规范和整合工具,致使道德、习惯、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几乎萎缩消亡殆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权力从一定程度上退出了社会。在生产、消费、文化及其他私人生活等诸多领域,国家总体性意识形态不再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法律的制定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移植的背景,在社会中并不具有当然的合法性。改革后民间宗法礼俗回潮的苗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法律的社会控制力在乡村的“强弩之末”状态。但是,宗族等旧的民间解纷机制并没有复生。因为此时农村生产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以户为单位被置人新的市场秩序中,在生产中事实上是单个的个体,让农民回到宗族等传统的生产互助的模式当中去也已经不可能。而且毕竟经过三十多年政治洗礼,其所赖以存在的传统的道德、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等等基本上被摧毁,加上利益动机和经济标准无可置疑地成为社会生活准绳,特别是对于拥有纯粹现代文化的青年一代来说,不再全面认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因素,民间宗法礼俗并没有成为乡村社会生活的主流秩序。[13]社会转型出现的新型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民商事领域,人们的交往行为往往在既无习惯规则又无法律规范的状态下运作,出现纠纷与冲突的几率很高,而解决纠纷的规范缺失。因此有学者指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多元混合秩序”。[14]秩序多元的另一个侧面就是社会规范的失效,或者某种程度的“失范”状态。当纠纷发生时,当事人无法依托共同遵循的社会规范达致纠纷解决的目标。

 

  社会自治程度较低和失范状态,决定了社会自我消解纠纷能力低下,使得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更期待通过确定的法律规则和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机构进行社会调控,对公力救济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会自治性调整。[15]当纠纷出现时,民众更愿意向政府、司法机关等公共机构寻求纠纷解决途径,以至于上访、信访和诉讼案件大幅度增加,公共机构不堪重负。

 

  (二)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弱化

 

  共和国建立后,国家通过一体化的社会改造和建设,使得城乡社会成为嵌入整个“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国家为了将乡村社会纳入自己的整个现代化蓝图中来并对其实施改造,在摧毁旧中国社会中的宗族调解等社会纠纷机制的同时,设立人民调解组织作为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调控机制。经过国家几十年的建设,形成了深入城乡基层社会的人民调解组织,与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调解一起构成一个严密的调解网络。多年以来,人民调解组织不仅在人、财、物各方面主要依靠国家供给,而且在解纷手段方面主要依靠政治话语进行“教育”、“疏导”,曾经解决(包括压抑)了社会纠纷的大部分,[16]在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变化对人民调解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市场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纠纷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争议为内容的纠纷,人民调解主要依据政策、政治意识形态和行政命令调解纠纷的手段基本失效。其次,调解组织的权威被削弱。随着国家权力逐步从社会政治生活中撤退,人民调解组织失却国家权力支撑和对国家法律的准确把握,其权威性受到很大削弱,其组织也迅速萎缩。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无法保证人民调解的有效性,也很难长久维系人民调解的活力。当前“大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三)诉讼解决途径常常引发新的冲突

 

  社会失范使法律和司法作为新秩序的生产装置被社会寄予高度的期望。大量的社会纠纷涌向法院,司法陷入了超负荷状态。社会规范的片断化,[17]加上法律因其移植背景而合法性不足,导致法律与司法的社会支持度不高,司法解决纠纷的能力差强人意,部分纠纷当事人即便经过法院处理也没能形成沟通和妥协,[18]有的当事人还把司法机构和司法人员作为冲突对象,把矛盾转向法院。[19]

 

  (四)解纷机构的市场化及其问题

 

  80年代初期,在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逐步萎缩,基层解纷机构出现真空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探索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农村社会,调解生产经营性纠纷,并从事代书、接待法律咨询等简单的法律服务工作,性质上属于社会团体,自筹经费,自负盈亏。法律服务所收费低廉,贴近农村基层社会,在利用地方性知识和社会网络资源调解纠纷方面具有优势。这项工作得到国家的肯定,并很快在全国推广。与此同时,国家试图通过加强基层政府的法律服务职能来解决社会纠纷,在基层政府(街道、乡镇)设专职司法助理员,90年代中期设立司法所,处理民间纠纷,管理和指导法律服务所的活动。实际上,法律服务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态度和支持力度。在许多地方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的甚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三合一”。[20]法律服务所与司法所之间的特殊关系,使法律工作者在解决社会纠纷中所扮演的角色兼带有“政府官员”和“律师”双重色彩。调解不了的纠纷,法律工作者就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代为诉讼,收取代理费。“官员”和“律师”的双重色彩为法律工作者调解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法律服务所的管理带来困难。法律工作者任职条件低,法律服务质量不高;一些政法机关离退休人员进入法律服务所,办人情案、关系案;收费不规范,加上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所无须纳税,只需缴纳很低的年费,某些地方与律师事务所在业务上形成不公平竞争。2000年开始,司法部开始对法律服务所进行清理整顿,明确其性质不属于行政挂靠机构或事业单位,实行自主执业、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律性运行机制的法律中介服务组织。将法律服务所与司法所脱钩改制,推向市场。改制后的法律服务所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自我调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使得各地法律服务所发展不平衡。在浙江、江苏南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法律服务所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处境。法律工作者纷纷努力通过司法考试,争取早日加入律师行列。而一些经济很不发达的地方,案源稀缺,几乎是律师不到之地,法律服务所的运作基本上仍然依赖政府支持。在经济发展一般的大多数地区,律师不愿受理的小额财产诉讼、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和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成为法律服务所主要的业务。

 

  法律服务所从自发产生到今天,其兴盛与衰落与政府的积极推广与整顿、抑制的政策变化直接相关。如果说财力不足、人员素质较低、法律知识和技术的劣势限制了法律服务所在解决纠纷方面的有效性,那么对政府直接或间接的依赖性则是制约其发展的硬伤。如今失去了政府的财力和人力的支持,“只给政策”,[21]像法律服务所这样的纠纷解决机构将面临市场的大浪淘沙,不能适应者终将无法摆脱自生自灭的命运。

 

  四、转型时期纠纷解决机制的立体构建

 

  转型时期社会纠纷的特征和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要求在构建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着重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解纷观念的理性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调节、控制或整合主要是通过理性地设计行为规则,依靠各主体理性地遵从这种规则,并运用这种规则解决矛盾和纠纷来实现的。[22]社会纠纷解决的理性化不仅需要制定一套识别和平衡利益的标准和制度,还需要社会成员拥有理性的纠纷解决观念。理性的解决纠纷观念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成员拥有依据遵循规则厘定权利义务的意识。(2)社会成员认识到利益的可计算、可比较、可交换、以及可补偿性;(3)社会成员愿意通过讨价还价、相互平衡的方式解决纠纷,即自律、宽容和共存的理性诉求。这样,当利益冲突发生时,人们才可能使用相同的概念、遵循同一标准、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当这样的利益识别标准和制度成为法院裁判的依据时,其裁判的合法性才具有社会基础,法院判决的既判力才具有权威,司法这个社会正义的“再生产装置”才能够发挥创造新秩序和社会整合的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变不可避免导致社会的不适应,加上利益识别和平衡的制度化程度不高、不同价值取向的利益诉求缺乏沟通机制等因素,利益冲突理性解决的意识形态尚未在普遍意义上形成。因此,构建理性纠纷解决机制不能仅仅关注制度和规则的建设,首先应当关注纠纷理性解决观念的培育。培育纠纷理性解决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观念。当然,适时的宣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司法机关及各种解纷机构在调解和审判活动中运用纠纷理性解决理念处理纠纷,将对社会观念的形成起直接推进作用。

 

  (二)解纷手段的多元化

 

  社会利益的多元化、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社会纠纷的多元化,而且纠纷主体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也是多元化的,这在客观上也要求社会具备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如果说司法主要面对的是形成诉讼的纠纷,那么处于前三阶段的纠纷形式应当主要是通过纠纷主体自己解决和社会力量解决。司法并非纠纷解决的唯一途径,而且由于司法的程序性不可避免带来成本高、周期长、不一定能够发现真相、不一定能够在事实上彻底解决纠纷等等局限性,司法机能也因此是有限度的。[23]大多数纠纷的解决需要依靠司法以外的途径解决。司法只是最后的,且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因此,一个完整的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包括自我解决、社会协助解决与司法解决等多元渠道。如果一个社会具有完善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就可以避免诉讼案件数量过多以至于司法不堪重负。

 

  (三)以培育社会自我消解纠纷能力为重点

 

  社会自我消解纠纷的能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自治力,即社会自组织的程度的问题。如前所述,分散的社会是不能产生有权威的纠纷解决机构的。如何提高社会自治程度成为构建我国社会自我消解纠纷机制的关键。在社会迈向自治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但从长远发展看,自治主要依靠社会自己实现。以农村为例,当前的村民自治总的来说是由国家启动和主导的,属于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但是,农民与国家之间利益关系如今已经有了重大的调整与变化,乡村社会的基本利益需求已难以从正常的“制度性利益供给”中获得,这决定了农村村民自治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推行。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服务所等纠纷解决机构的发展历程说明,完全依赖政府力量建立的解纷机制,一旦政府提供的资源缩减或者枯竭,就会萎缩。国家可以逐步淡化其在推进村民自治中的政治和治理方面的功利化诉求,把村民自治视为村民重建乡村社会秩序,提高自治组织能力和自我消解纠纷能力的一场实践,并为乡村社会自组织形态的形成创造宽松氛围,而不宜过分干预,更不必包办代替。

 

  社会自治的基础在于社会成员对社区的认同和归依感。而社会对其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决定了成员的社区认同度,也是社区在解决纠纷方面获得权威的基础。比如有的地方农民自发地成立互助组,选举社区理事会,制定章程,以“议事恳谈会”的方式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组织农民开展修路、水利、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组织,[24]也完全可能在解决纠纷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农业经济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鼓励、扶植农村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凡是有助于农村社会秩序维系、不抵触国家法律的民间组织形态,就都应予以生存的空间。这些自治性组织可以充当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在信息沟通、市场开拓、交易谈判、维护成员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样的组织既能够体现民意、又能够维护公共利益,可以很快在农民中树立起威信。当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纠纷时,这些组织自然成为农民首先选择的解决纠纷社会网络资源。[25]农村自治组织在解决纠纷方面的一个优势是,因为是“自己人”,它很容易成为纠纷双方交换意见和沟通信息的最佳渠道。这有利于纠纷在“不满”和“要求”等比较容易化解的阶段得到解决。而且因为通过这样的途径解决纠纷几乎没有经济成本或者人际关系代价,当事人的满意度会比较高,这对于及时而彻底地解决纠纷、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合理保留私力救济的空间

 

  民事纠纷解决在本质上属于权利主体自我救济的自由,包括权利主体的自我判断权、要求权和执行权。[26]依照民事行为“法不禁止皆可为”的原则,私力救济只要不触犯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采用犯罪方式)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就是可以做的。当然,私力救济中更多包含纠纷主体的朴素的正义感,[27]而且往往出现一时冲动下的私力救济。同时,私力救济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纠纷主体的力量对比,因此人们对“弱肉强食”成为私力解决纠纷的游戏规则保持高度的警惕。这种担忧是应该的,但大可不必因噎废食。私力救济存在于法律的阴影之下,法律永远是私力救济的底线。就中国而言,特别是在国家力量远不能及的广大农村社会,私力救济可以消解绝大多数普通的社会纠纷。私力救济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的合理配置、交错运作,可以有效利用个人、社会与国家的资源与力量,提高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

 

  (五)解纷机制的市场化与公益化并行

 

  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工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等社会组织,在解决纠纷方面发挥着或者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纠纷的社会救济手段的主要成分。这些机构能否继续发挥解决纠纷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是否有社会需求,以及它们能否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事实证明,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农村社会非常需要这些组织在解决纠纷方面提供法律服务。但不同的纠纷需要的服务是不一样的。国家不必也没有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划定各种解纷组织的“市场份额”,而应当在培育社会自我消解纠纷机制方面引入市场机制,让不同层次的法律服务中介机构在解纷市场上自行定位,提供多元化的解纷途径。国家可以提供优惠政策(税收、补贴等),鼓励面向农村社会提供价格低廉、善于运用“情理”、“习惯”、“良俗”等农村社区地方性知识解决纠纷的服务,刺激农村社会自我消解纠纷机制的生成。

 

  纠纷解决机制的公益化,是特别针对弱势人群和涉及公共利益的纠纷解决提出的。国家对于这一部分的社会纠纷,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保证纠纷得到合理解决。在纠纷解决机制的公益化方式上,除了日益成熟的法律援助工作外,还可以探索多样化的途径。比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公益性的纠纷解决工作。[28]

 

  五、结语

 

  “大调解”运动是政府试图通过组织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重振人民调解,协力解决纠纷,几乎完全依赖政府的制度供给。这场运动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初期,纠纷呈现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冲突并存的特征,原有纠纷解决机制失效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社会自我消解纠纷能力尚未形成之前,政府主导型纠纷解决模式是必要的,但从纠纷结构和纠纷主体选择解纷方式的理性角度看,纠纷解决问题将逐步回归社会自身,主要依靠社会自组织力量、配合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来消解,并非单靠政府力量可以“包圆”。如果“大调解”运动始终停留在靠政府力量推进层面,一旦失却政府的组织指挥和资金、人力投入,其持久性不容乐观。[29]政府在解决纠纷方面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无需也不应该过多介入一般的纠纷解决过程,而是集中精力解决政策性、公益性纠纷。“大调解”运动发展方向应适时调整,逐步将重心转向引导和帮助社会培育自治解决纠纷机制与能力上,包括在全社会树立和宣传理性的纠纷解决观念、改善贫弱阶层的权利生态、鼓励和资助社区、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纠纷解决、维护司法解决纠纷的权威等等。

 

  中外法学引证体例

 

  一、一般规定

 

  1.注释为脚注,编号连排。文中及页下脚注均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六角括号,文中标注于标点符号外。

 

  2.注文中的信息顺序为: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3.定期出版物的注释顺序:作者、文章篇名、出版物名称年份及卷次、页码。

 

  4.引文作者为外国人者,注释顺序为:国籍,外加括号;作者、文献名称、译者、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5.页码径用“页N”或“页N——N”字样。

 

  6.引用之作品,书、刊物、报纸及法律文件,用书名号;文章篇名用引号。

 

  7.同一文献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者,第二次引用时,若紧接第一次,则直接“同上注,页N”即可;若两次引用之间有间隔,则注释顺序为:作者姓名、见前注N、页码。作者如为多人,第二次引用只需注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后应加“等”字。

 

  8.正文中引文超过150字者,应缩排并变换字体排版。

 

  9.参考全文或书中部分内容者,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者,注释前加“转引自”。

 

  10.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1.引用古籍的,参照有关专业部门发布之规范;引用外文的,遵循该语种的通常注释习惯。

 

  12.原则上不引用未公开出版物及网上资料。

 

  13.引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出版或发行的文献,可在出版或发行机构前加注地区名。

 

  二、范例

 

  1.著  作:(1)朱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55

 

  再次引用,如中间无间隔:同上注,页65

 

  中间有间隔:朱苏力,见前注[1],页7880

 

  2.论  文:(2)陈瑞华:“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页153

 

  3.文  集:(3)白建军:“犯罪定义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刑法学”,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28

 

  4.译  作:(4)(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页282

 

  5.报纸类:(5)姜明安:“多些民主形式,少些形式民主”,载《法制日报》200778,第14版。

 

  6.港台类:(6)胡鸿烈、钟期业:《香港的婚姻与继承法》,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57年版,页115

 

  【注释】

 

  [1]南京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全市‘大调解’工作基本情况的汇报”。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要求: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使其成为新形势下民间纠纷的更加可靠的“第一道防线”。司法部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第一项任务是:“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3](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页133134

 

  [4]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15

 

  [5]以农村土地权为例,对农民个人来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意义首先就是否定农民个人对土地享有所有权,所以很少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权利意识。其次,集体对土地的权利也是不稳定的,或者说不是永恒性的,因为国家有权征用土地。尽管国家在征用土地时也给予补偿和安置,但是因为土地价格并不通过市场确定而是由国家单方决定,因此,农民在面对“命根子”即将失去的时候,却没有与国家讨价还价的能力。当农民认为国家所支付的费用不足以补偿其代价,不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和未来生存的保障,试图向国家提出利益要求时,却发现自己的要求因缺乏权利的支撑而成了“无理取闹”。由于没有平等对话的空间,也没有权利诉求的依据,农民的不满和要求往往被压抑。而且对于这样的纠纷,农民可以选择的解决途径是很少的。

 

  [6]参见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7]比如旧中国社会宗族调解的有效性就是建立在宗族组织的权威及人们对族规、风俗习惯的公认和遵守基础上的。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基于与传统习俗价值取向的吻合及当事人的共识。载傅郁林主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107

 

  [8]社会自我消解解纷的能力主要是指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即在没有公权力介入的情况下,纠纷主体自行解决纠纷,或者借助社会力量解决纠纷的能力。

 

  [9]参见吴重庆、单世联:“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组织关系的变迁——广东番禺农村社会调查报告”,《开放时代》1997年第4期。

 

  [10]谭同学:“乡镇司法所的兴起、运作及其政治社会学解读”,载傅郁林主编,见前注[7],页112

 

  [11]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时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49

 

  [12]有学者指出,在农村民主运动(如村委会选举)中,村民们的投票意向是模糊的,是一种被动式参与。另一种情况是,从个体自由意志出发,也许选择了某位候选人,但由于村民之间关联度低,缺乏一致行动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轻易怀疑自己单个人的投票会影响选举的结果,所以也不积极参与投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四处游说积极拉票,大多数村民都会给一个“顺水人情”,把选票投给拉票者。与其说这是“黑金政治”,毋宁说是“无政治的政治”;与其说是农民民主意识差的反映,毋宁说是农民社会关联程度低的结果。吴重庆:“村民自治的本土资源”。http//financesinatomcn访问时间:20011229

 

  [13]吴重庆、单世联,见前注[9]

 

  [14]刘作翔:“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结构——对民间法与国家法关系的法文化透视”,载刘瀚等主编:《社会转型与法治发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25

 

  [15]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载傅郁林主编,见前注[7],页189

 

  [16]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主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页189

 

  [17]“社会规范的片段化”是孙立平提出的概念,但是他没有解释这个概念的含义。我理解社会规范的片段化包括社会失范,也表达了多元规范之间各自为政,互相对立、不能融合的状态。

 

  [18]参见吴英姿:“乡下锣鼓乡下敲——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9]这也可以部分解释“涉诉信访”,以及缠诉、缠访现象频发的原因。

 

  [20]傅郁林:“中国基层法律服务现状与发展——以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为窗口”,载傅郁林主编,见前注[7],页12

 

  [21]2002年司法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中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将大中城市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定位为“公益性”、“非营利性”法律服务。有学者评论:很难想象这种定位如何与法律服务的以营利为驱动和杠杆的市场化体制/管理模式相兼容。傅郁林主编,见前注[7],页15

 

  [22]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18

 

  [23]夏锦文、徐英荣:“现实与理想的偏差:论司法的限度”,《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页33

 

  [24]参见周运清:“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实践”,《学习月刊》2005年第9期。

 

  [25]郭星华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一般纠纷人们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社会网络调解。因为在一般纠纷中,当事人的损失不大,所以不会太计较社会网络调解不重视明晰双方权利的缺点。也正由于是一般纠纷,人们不愿意花费更大的成本,而社会网络的解决途径恰好具备这方面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人们不会为了一个小的纠纷而伤害持续交往的人际关系,而社会网络的解决途径对熟人社会关系的破坏力最小,所以遇到一般纠纷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社会网络就是理所应当的了。参见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6]参见贺海仁:“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权利救济的现代话语”,《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27]参见徐昕:“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法学评论》2003年的5期。

 

  [28]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建“人民调解李琴工作室”,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工作室签订协议,每年出资12万,为辖区内居民购买专业化的调解服务。约定工作室承担街道40%的普通纠纷,且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5%以上,90%的疑难纠纷,且成功率达到80%以上。(《方圆》2004年第7期。)当然,这种方式并非针对公益问题,而且需要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政府有钱和调解员有能力,但它为国家设立公益性的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9]据一线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士透露,大量的案件仍然涌向法院和信访部门,真正通过调解解决的纠纷并不多。一些地方基层调解组织为了应付检查而虚报解纷数量,领导者为了维持政绩睁一眼闭一眼。

 

作者:吴英姿 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中外法学20082

 

转自中国诉讼法律网http://www.procedurallaw.cn/msss/zdwz/200903/t20090317_194336.html

 

关键词:|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