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间法经验解释
更多

为什么合作?——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的分析

2011-01-03 18:03:42 作者:徐 昕 来源:http://www.law-economics.cn/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毛泽东
  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俗语

一、问题与方法

  我曾考察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并以此切入私力救济的研究:民间收债人陈鸿强自1989年开始收债,接受事务基本在法院受案范围内,金额高至百万小至几千元,货款、借款、租金纠纷占绝大部分,当事人一般在本地。陈不预收费用,追债成功后按实际追到金额一至四成收费。他对业务有选择性,从不乱来,实施收债也有一定规则,以磋商为主,如威慑不起作用,则选择放弃。14年来陈收债近300宗,既没有受到国家干预,也未遭报复。他收债以交涉为主,和解终结占70%以上,强制收债低于5%(其中债务人十分强硬的不到1%),无法追收的情形占25%左右,收回债务金额大致占总额48%,无法收回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人、企业倒闭或债务人确无偿还能力。而有些诉诸法院未获切实救济的个案,陈却轻易追偿,他至少有5次令法院长期无法执行的判决得以落实。1这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异又相当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债务人倾向于对抗;而为什么收债人介入后,债务人合作程度要高得多,更可能出现妥协,即私力救济2为什么行之有效。
  这一经验观察,加上其他材料支持,3启发我归纳出一个债务人合作的假说:私力救济的威慑会激励相互之间的合作行为,导致债务人倾向于选择合作。4这与人们对私力救济易激化矛盾、加剧冲突的一般印象截然相反。合作即个人、群体相互间为实现共同目的而彼此配合的协调行动,是人类秩序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合作的研究有多种进路,5本文依托实证材料,试图借助博弈论框架并以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元分析方法为补充来阐释上述假说。同时,正因私力救济行之有效,人们才选择它,这又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私力救济。
  博弈论6是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方法最重要的进展,几乎运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所有领域7。它研究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境中人们如何行动,预测博弈者在特定博弈境况中的行动选择,为分析人类行为提供了一套有力工具。博弈论坚持理性选择的均衡分析思路,运用理性行动者模型,设定博弈者希望最大化其个人支付。博弈结果由所有人的行动共同决定,既然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会运用他所有的知识和信息追求效用最大化,则他选择行动时就须考虑别人同样为理性。债权人、债务人、收债人、法院、以及国家围绕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的互动,可运用博弈论作出恰当解释。影响其博弈均衡路径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债务人违约的预期成本,包括可能受到的公力惩罚、私力惩罚、声誉损失等;二是惩罚的可置信度,这又取决于债权人主张债权的沉淀成本(sunk cost)、围绕债权和追债形成的信息结构、以及信息探知和检验的成本。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体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并未导致福利最大。走出困境的可能路径,一是重复博弈,二是有限理性。虽然对完全信息有限重复博弈,可依逆向归纳推出每阶段都不合作为最优,但完全信息情况下无名氏定理证明,在无穷次囚徒困境博弈中,所有帕累托优超于一次性博弈纳什解的结果都有可能出现。而在有限博弈情况下,可以放松理性假设的方法实现“合作”:(1)用比纳什均衡更一般的解概念如“”(奥秘加-纳什均衡);(2)通过假设博弈者的理性有一计算复杂性限制;8(3)通过引入博弈者对博弈进行的阶段数或支付函数的不确定性。其中成熟做法是,假设每个博弈者有可能“非理性”(其偏好有些特殊),比如他会采取冷酷战略,即以合作开始,但如发现对手背叛,则惩罚以背叛直至永远,若大家都清楚这点,则在有限重复博弈中也会产生合作结果,著名的“四人帮”模型就证明了这点。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声誉”,博弈者可通过建立某种声誉来实现较好结果。连锁店博弈中在位者可通过对进入者的竞争行为给潜在进入者造成会继续竞争的印象(实际上竞争没有发生,但关键是,只要潜在进入者相信他会这么做)。9这一方法甚至对单阶段博弈也适用,下文关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处理就是如此。
  这些成果得到某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艾克斯罗德组织计算机竞赛,参与者扮演囚徒角色,把策略编入程序,组合后重复博弈。交手多次后双方确立了声誉,建立各自的历史档案,重复博弈允许程序在选择时参考对手前几次选择。竞赛包括各种复杂策略,但胜出的是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即总以合作开局,但此后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论是,参与人摆脱囚徒困境最有效方法是在序贯对策中坚持“一报还一报”——参与人“须能够被对方的第一个背叛所激怒”,并作出及时有力的“背叛性”报复。10一报还一报这种善意、宽容、强硬、简单、明了的合作策略,对生物合作行为的形成及人类行动战略有重大意义。艾克斯罗德主张,一报还一报策略能导致社会各领域合作,包括在最无望的环境中合作。

二、公力救济框架下的博弈

  和平解决纠纷交易成本最低,不论私力救济还是公力救济,合作皆为当事人最优战略,但符合集体理性的合作却非个人最优选择,于是出现囚徒困境。调查发现,收债人介入纠纷解决与当事人自行交涉和诉讼相比,债务人合作程度要高得多,为什么在公力救济框架下债务人相对更不太愿意主动履行债务(合作)?其原因简言之,即债权人通过法院与债务人博弈不利于债权人,公力救济施加的惩罚可置信度小,债务人违约的预期成本低,公力救济不能构成有效威慑。
  首先,现行法律是一种不利于债权人而相对更利于债务人的机制。债务人拒不履行债务,法律对其无刚性拘束,没有惩罚性赔偿,更不会构成犯罪,债务人违约的预期成本低。同时,有关债务及其追索的实体和程序规则比较清晰,债务人对违约成本有相对确定的预期。因此,通过公力救济难以强制债务人及时还债,至多是经漫长诉讼后判其归还。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债务人拖欠或故意违约。当事人以诉讼为威慑通常不能凑效。一方声称“我告你”,答复几乎都是“你告吧”。因为被告只利用法定程序就足以令这种威慑消解。通过法定程序解决纠纷相比而言对债权人更不利,即便判决债务人还款、直至最终执行、正义得以伸张,债权人耗尽人、财、物力,而相对来说债务人甚至还有收益,如延迟还款的利息收益、因拖欠他人债务获取的心理愉悦11。公力救济机制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社会秩序只是一种形式公正,对受害人很不利。故诉讼一定程度上成为债务人拖延履行义务、获取时间收益之策略,对债权人则是一个美丽、漫长、痛苦的过程。法院实施惩罚规则——执行欠债还钱的法律,不能归于可置信的惩罚承诺,因为惩罚缺乏力度、滞后、且法律为债务人提供了许多可利用的技巧,故采取不合作策略拖延时间成为债务人的最优战略。
  第二,债务人还可能利用法律漏洞和司法过程的不确定性争取胜诉,可能通过隐匿等手段令债权人胜诉判决无法执行。就信息的结构和探知而言,债权人通过法院与债务人的博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许多信息当事人不清楚,如法官怎样对待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对方是否有足以影响司法的社会资本;是否实施影响司法的行动;法官是否受影响而倾向于对方,等等。但有一点对双方而言皆属完全信息,即诉讼须经一定的过程,耗费一定时间和成本,当事人还可通过诉讼技巧拖延时间,为获有利判决很可能投入更多成本,且投入成本越多结果通常越有利。双方对案件事实、权利义务边界一般拥有完全信息(除部分复杂案件外),而法院又缺乏这些信息,因为当事人在法庭只会陈述于已有利的事实和主张,提交有利证据。上述信息的完全与不完全,一方面是基于司法过程的性质,另一方面源于我国当前司法不公的现状。
  私人实施私力救济行动可视作一种寻利行为,各方当事人皆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法院和法官作为权力机构一旦介入纠纷解决,在当前司法不公的背景下,还很可能出现“分利”行为,这将导致各方当事人预期成本的攀升。与其法院和法官参与“分利”,还不如私人通过交涉解决纠纷。这既抑制了债权人诉讼的动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债务人,因为选择合作讨价还价余地大,而进入诉讼程序后讨价还价的空间相对更小。尽管诉前合作、诉讼和解符合集体理性,但双方当事人都不太愿首先选择合作,因为这倾向于导致博弈的劣势。而债务人更不情愿首先合作,除现行法律机制对其有利外,还因司法不确定性构成颇具吸引力的风险投机的理由,因为通过“幕后工作”(将本应还给债权人的部分款项用于贿赂法官)可能实现收益极大化——即便欠债也可能获得无需还款之裁决;即便败诉也可能无法执行。既然执法不严,何必有法必依?债务人的行动选择在相当程度上与执法状况和法官缺乏公正执法的积极性相关,即现行公力救济机制不是一个有效的激励制度。债权人预期债务人会选择背叛,为追求有利的诉讼结果,只能选择不合作,于是出现囚徒困境,双方不断攀比式增加诉讼投入,还可能竞争性贿赂法官,最终损害双方利益。而我在广东、湖北等地的调查表明,请法官吃饭和娱乐对诉讼结果并不发生实质性影响,法官接受邀请是给当事人或律师面子,效果至多是不损害其利益。由于戏剧在幕后上演,当事人不知对方行动,一般只能通过法官态度和对方神情作出推断,继而加大对法官的贿赂,他们越来越清楚,只有实质性投入且比对方更多,才可能真正影响司法。12这种双方行动的外部性导致社会资源极大浪费。
  第三,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后,双方将更缺乏合作动机,不仅因为首先选择合作者在博弈中处于劣势,而且双方已投入成本开始战斗。在这场囚徒困境式的博弈中,双方明知不合作将导致更大损失,但谁也不愿首先妥协。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勇往直前成为最优战略。只有在战斗一段时期、双方“精疲力竭”且信息逐渐完全时,当事人才可能转向和解。而在整个纠纷过程中,债务人合作的动力一般都小于债权人。
  故债务人不主动履行债务,甚至期待债权人起诉,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其考虑预期成本和收益后的理性选择。所谓不合作,是从与债权人比较角度来看,不应绝对化。因为债务人也有不愿卷入诉讼的动机,应诉同样要耗费成本,包括人、财、物力和时间,也会产生机会成本、心理成本、伦理成本、错误成本。尽管合作是双方集体也是社会最优选择,但因缺乏可置信的威慑,故在实力相当的当事人之间以及公力救济框架下,债务人倾向于不合作。
  为避免这种不衡平的博弈局面,法律设置了一些制度,如英美法的惩罚性赔偿,13就能比较有效矫正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不对称的权利分配”,通过提高惩罚的严厉度、调节预期违约成本从而改变博弈支付。假设损害金额为D,诉讼成本C,赔偿金额M。依我国现行法,赔偿金额等于损害金额:假定A损失额为10万元,如预期法院将判B赔偿10万(至多加上1万利息),则MD+C(甚至远远大于)。这种制度安排很可能促使B更加合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也更有效率、更公正。14

三、私力救济的博弈模型

  实力相当的当事人之间及公力救济背景下博弈的囚徒困境,酝酿着对新制度即合作规则的需求。当博弈背景从公力救济转换成民间收债人介入的私力救济后,上述令人悲观的困境似乎有了适当解决的希望。在依托实证材料对收债人与债务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解说前,有必要建立几个相关的博弈模型,作为分析基础并逐步接近目标。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收债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类似于斗鸡博弈。假定两个人举火棍从独木桥两端走向中央火拼,各有两种战略:前进或后退。都前进则两败俱伤;一方进一方退,进者胜退者丢面子;若都退,双方皆丢面子。15支付矩阵见表1。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类似博弈还如,警察与游行者相遇,最好有一方退下来。两头骆驼相遇,如同时通过都将落入峡谷,一先一后通过方可平安。16夫妻吵架有强硬或软弱两种策略,双方强硬婚姻最不稳定,最常见的是一方强硬一方软弱。

  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博弈与此类似。假设双方实力相当,债权债务关系明确,B欠A100,金额可协商,若合作达成妥协,A可获π=90,减免B债务10,B可获π=10;如一方强硬一方妥协,则强硬方π=100,而妥协方π=0;如双方强硬,发生暴力冲突,A不但收不回债务还受伤,损失-100,则A可获π=-200,B收益支付π=-100。支付矩阵见表2。


  A、B各有两种战略:妥协或强硬;选择自己最优战略时都假定对方战略给定:若A妥协,则B强硬是最优战略(100>0);若B妥协,A强硬将获更大收益(100>0)。于是双方都强硬,企图获100的收益,却不曾考虑这一行动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效益100。故这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A收益支付π=100,B收益支付π=0,或反之,这显然比不上集体理性下的收益支付,A、B皆妥协,收益支付分别为90、10。17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合作,陷入囚徒困境。就上述博弈而言,须有外力介入(如引入可置信的惩罚行动)才有可能改变博弈支付,走出囚徒困境。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上述博弈中,究竟哪方妥协,需通过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来解释。尽管形式上有两个纳什均衡,但由于当今中国信任机制不佳(如欠债不还、履约率低、假冒伪劣盛行),法律机制对债务人有利,故B会首先选择强硬。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A在B选择强硬后,不会选择强硬,因为收益支付为-200<0,故A只能选择妥协。而在双方强硬的情形下,B虽然收益为-100<0,但B会预期,他选择强硬时A必会选择妥协,故B的理性战略是强硬。因此,这一博弈纳什均衡实际上为B强硬A妥协。上述博弈假定A、B实力相当,如实力相差悬殊,一般实力强者选择强硬。但在这一博弈中,债务人即便实力相对薄弱,仍可选择耍赖,耍赖可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强硬——不妥协,债权人并不能实施可置信的惩罚,除非其实力强大到足够程度。故即便B实力相对薄弱,上述纳什均衡仍成立。正如在夫妻冲突博弈中,退下阵的一般是丈夫那样,债权人与债务人博弈通常是债权人退下来,纳什均衡为债务人强硬,债权人妥协。
  债权人如需打破上述均衡,可引入第三者:法院或收债人,当然还可引入仲裁人、调解人。实施可置信的惩罚是一种承诺行动,关键在于,由谁来实施惩罚最可置信?法院,还是收债人?两者皆具惩罚功能,只是机制、可置信程度有所不同。收债人实施惩罚更可置信,因它可能施加人身制裁。但并非收债人介入后博弈局势一定对其有利,信息是否完全起关键作用。完全信息条件下收债人与债务人的博弈,参见图3。
                                   
1=收债人,2=债务人,S=强硬,W=妥协,W1=完全妥协,W2=部分妥协,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收债人、债务人的收益支付

    假定收债人成本为10,收债成功则在收益中扣除,不成功则自行承担,收债成功后收债人收取全部金额的40%。收债人介入后,债务人可选择强硬或妥协。如债务人选择妥协,有完全妥协和部分妥协两种情况,前者收债人与债务人收益支付为30、0,后者收益支付为26、10。债务人选择强硬后,收债人也有强硬或妥协两种策略:如双方强硬,因可能发生暴力冲突,甚至受法律制裁,故收益支付分别为-110、-100;如收债人妥协,双方皆耗费成本10,收益支付分别为-10、90。90>-100,-10>-110,说明收债人强硬、债务人亦强硬、此后收债人最优战略则为妥协。而与其介入获取收益-10,还不如不介入。可见,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收债人难以成功收债,这一点也得到有关民间收债调查材料的支持。
   (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收债人与债务人的博弈,参见图4。

                          


                                   
1=收债人,2=债务人,S=强硬,W=妥协,W1=完全妥协,W2=部分妥协,x=收债人天性好斗的概率,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收债人、债务人的收益支付

  N为自然,收债人天性有二种:好斗或不好斗,x代表收债人天性好斗的概率。假定收债人成本为10,收债成功则在收益中扣除,收债不成功则自行承担,收债成功后收债人收取全部金额的40%,债务人强硬需承担成本10。若债务人强硬,收债人妥协,则收益支付分别为90、-10。本文实证调查的收债人与债务人的互动,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债务人不知收债人天性是否强硬好斗,不知其实力、背景、经历、收益、行动策略、行动边界,收债人也不知债务人上述信息。如收债人天性并不好斗,则收债人、债务人双方强硬各导致损失-100,因可能发生暴力冲突,甚至受法律制裁,此时收债人、债务人收益支付分别为-110、-100。如收债人天性好斗,无论如何必定比债务人更强硬并能致其损害,则双方强硬将导致收债人损失-5、债务人损失-200。在该博弈中,x值可通过如下不等式计算:

    -200·x+90(1-x)<10                                               (1)

  则x>0.276,即当收债人天性好斗的概率大于0.276时,债务人最优选择为妥协。而收债人作为江湖人士以收债和专门对付赖帐的债务人为业,社会声誉有强硬之特征,其天性好斗且强硬的概率、以及债务人预期收债人天性好斗之概率通常在0.7左右,远在0.276以上,故债务人为避免更大损失-200,最优策略只能是妥协。即收债人首先采取强硬战略,债务人可选择妥协或强硬,尽管选择强硬可能实现更大收益,但却有更高概率导致更大损失-200,故其通常会退而求其次选择部分妥协。故该博弈的贝叶斯均衡,是收债人介入后债务人部分妥协,双方讨价还价,和平解决纠纷。此时,收债人、债务人的收益支付分别为26、10,债务人收益是交涉争取的折扣,收债人收益是剩余40%再扣除成本10,债权人收益支付为(100-10)60%=54。就陈鸿强民间收债而言,大多数情形达成上述均衡。在极个别情形下,收债人强硬,债务人亦强硬,而收债人最后则妥协,收债人、债务人收益支付分别为-10、90。

四、合作之谜——一场威慑的表演

  图4的博弈模型基本上可描述实证调查的情形。在以实证材料为例的收债人与债务人博弈中,债务人之所以倾向于合作,主要原因是:收债人“先下手为强”实施承诺行动,而因债务人对收债人可能采取的惩罚措施缺乏充分信息、收债人类型不确定、且天性好斗的概率偏大等因素导致收债人惩罚的可置信度进一步提高,债务人违约的预期成本较高,从而被动选择合作。
  在私力救济框架下,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博弈局势不利于债务人。债务人不了解收债人的行动策略,只能基于对民间收债人的一般观念,通过与他短暂接触来判断。陈虽不知何为“信息不对称”,但却成功运用了这种行动技术。有关收债人的“一般信息”,事实上来源于该群体中使用暴力手段而失败的少数人,且大众传媒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过滤加工。民间收债为“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话语完全屏蔽,因其“政治不正确”而导致传媒“报忧不报喜”,“所有的收债故事都重复着同一首主题歌”——暴力、野蛮、非法、扰乱社会秩序,且“歌词”还诉诸渲染、夸张的修辞法,这大大提升了民间收债与其本来面目相比的“暴力性”,从而客观上增加了收债人的威慑力。国家虽禁止民间收债,但在陈的具体行动中,传媒或者说国家却“悄悄地帮助”了他。即便收债人不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债务人也会觉得他可能采取武力。而陈也配合默契,在传媒赋予民间收债“暴力性”基础上乘胜追击,利用与债务人短暂接触进一步强化其心头之“暴力阴影”,令其产生恐惧。18当然这种威慑是一种不完全承诺,收债人并非“破釜沉舟”,承诺只是增加了其行动成本,但为提高惩罚承诺的可置信度,收债人通常会实施一些威慑战略。陈便是这样“虚张声势”的——扮成一幅黑道中人形象,保持神秘感,暗示“江湖”身份,摆出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强硬派头,增加人数以求人多势众效应,语言简短有力,有时使用语言暴力,行为透出权威,19适时“表演”强硬动作,展示“粗鲁的暴力”(如捏碎玻璃杯显露武功)等。20收债人“诱导”加上债务人“想象”促使债务人误以为债权人和收债人为主张债权已支付较大的沉淀成本,从而使收债人的承诺行动变得更可置信。而实际上,陈只是利用“暴力阴影”之“虎威”实施“狐狸”般的威慑,而对方因信息不对称无法知悉他“纸老虎”的脆弱本质,他正是利用这种“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21配以让步的物质诱导令优势向自身转换。这简直是一出现代的空城计!
  合作的实现抑或私力救济的有效执行,依赖于一系列规则的保证,包括惩罚和奖励规则。在讨价还价中通过减少或豁免部分债务实现两厢情愿的和解,即奖励。但惩罚比奖励更深刻,是合作的关键。当事人逃债的预期成本不仅与惩罚的严厉程度相关,还与是否能有效执行有关。惩罚一方面取决于实力对比,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强力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强力威胁。惩罚要令人置信,通常须适时适当进行检验。但陈的惩罚承诺所带来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不对称。有人会质疑,反复多次博弈而未实际执行惩罚可能会暴露陈鸿强威慑“狐假虎威”的本质,债务人若知陈只是一场表演,做做样子,就根本不会合作,即威慑不可置信。但此种疑虑可化解,原因至少包括:
  首先,判定一种威慑属不可置信须经检验,但可置信的威慑并不以检验为条件。22陈的惩罚因债务人通常不愿或不敢检验而接近于无需检验的承诺。收债虽为经常性业务,但陈与特定收债人之间交易通常只是一次,无法再次检验。而社会上确有以武力收债之情形,有关民间收债的“一般信息”公示了其他收债行动的检验结果,这种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传递和引用。
  第二,信息探知和检验的风险成本较高。债务人通常存在一种“万一”的心理——“陈可能暴力收债吗?不可能、不太可能?可万一呢?若他果真实施暴力,即便可能受法律制裁,但我的损失却无可挽回。”正所谓“生命诚可贵”,钱财皆可抛,在强盗举刀时最好投降,因为安全23是人最基本的利益。古语道,破财消灾,何况自己本来理亏?正是这种心理导致多数债务人厌恶风险,在威慑下选择合作。就此说来,为什么合作?是安全利益超过了一切;为什么私力救济?有一种极端但典型的情形是迫不得已。
  第三,多数情形下债务企业与经营者相分离。谁也不会为保护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去冒个人风险,哪怕风险成本不高。债权人通过收债人寻求私力救济,说明他十分关心自身利益。调查表明委托人以自然人或家族型企业居多,债务人以企业居多。既然收债人上门收债,企业管理者何必为企业钱财而冒个人被武力检验的风险?何不“顺水推舟”24一还了之?
  第四,国际政治学中依托行为主义理论发展起来的认知学派(cognitive school)有助于解释债务人对收债人威慑的“误认”。罗伯特·杰维斯将知觉作为理解外交决策和国家行为的一个变量来研究,决策者被视为具有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的个人,可能误解对手意图和行为。“一个常见的错误性知觉是认为其他行为体的行为是集中化的、有计划的和协调的,尽管事实通常并非如此。”行为体经常会过高估计其影响力或作为目标的重要性。当受对方行为伤害或威胁时,决策者易夸大这一行为作为对方内部力量产物的程度,且认为这一行为出于伤害其目的。而期望和惧怕塑造着知觉,行为体所感知的经常是他们(潜意识)所希望感知的东西,即他们常陷入一厢情愿的认知陷阱。25
   第五,这场博弈有一项基础性的背景知识,即债务人很清楚,毕竟自己欠钱未还,这对双方皆属完全信息。双方纠纷早已存在,但问题要引起债务人重视进入解决日程则需一定激励,收债人出现正是债权人的“最后通碟”,债务人真正意识到自己欠债未还在某种意义上源于收债人的强硬。26故即便还款,也只不过是把属于债权人的东西物归原主,债务人虽不太高兴,但本质上未损害其利益。而这一过程却有利于债权人(保障债权)、收债人(获取佣金)、法院(减轻案件负担)和国家(解决纠纷),构成帕累托改进。正因如此,民间收债才不会象初看起来那么艰难,国家和法院对收债的态度实质上也并非表面那么苛刻。除非收债人过分侵犯债务人法益,27否则一位理性的债务人不可能诉诸公权力干预或实行报复。
  正因如此,即便收债人“越线”对债务人权利构成一定侵害,如以强力威胁或实施轻微强力,债务人通常也不会诉诸公权力,实证调查如此表明。布莱克提供了一个社会学解释:法律变化与体面成正比,不体面的人们之间法律少于体面的人之间。28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不法交易行为(如赌债、嫖娼、“包二奶”、私彩、毒品交易)的纠纷很少诉诸公权力,因为这些在正式制度框架内无效,且可能招致不利后果。欠债不还与民间收债多少都与法律不合,若民间收债人不“体面”,则债务人亦然,且欠债不还行为在先。故即便收债人行为稍稍粗鲁,进而实施强力威胁,债务人通常也不会报警,国家因此不知相关信息。即便国家知道,也很可能态度暧昧。29进而,“即使某个不体面的人诉诸法律指控另一个人,他也很少能成功。”30

五、民间收债的权力运作技术

  为什么合作,还取决于民间收债的(权力运作)技术。权力运作通常是隐秘、策略和技术的,非正式权力是这样,正式权力也如此。31归纳起来,陈鸿强的行动战略可视为毛泽东游击战略的活学活用,只不过运作顺序恰恰相反,首先勇往直前,最后打不赢就撤——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进我退。这种收债技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正是通过降低收债行动的成本、增加债务人违约预期成本从而提高收债的威慑力和惩罚的可置信度。
  在社会一般印象中,民间收债都是一个冲突、对抗、甚至你死我活的艰难过程。而陈却令这一过程奇妙地轻松起来,他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当事人之间。尽管没有文化,尽管收债是一种边缘性行动,但他却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他既以“看起来很强”的实力为后盾(强力威慑通常在最后的最后,但却构成重要背景32),也诉诸道德规范、法律规则和权利话语,甚至更多地运用正统性资源的“合法策略”,有时还从中立立场劝导对方履行义务,完全不同于一般印象的“暴民行为”。在人们印象中,收债人是一群蛮横无理、恃强好斗之士,或死磨硬缠,或不择手段,为利益不顾国法,甚至收债后也可能人走楼空。但实际上,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却重道义、讲规矩、循法律,正所谓“盗亦有道”,何况他们非强非盗,只不过协助债权人保障权利而已。陈鸿强,一位在情、理、法之间、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穿行的“聪明的粗人”。这种狡诘的穿梭技术,不同于法院的纠纷解决,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最大为目标,在不损害自我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追债。他所从事的正是一种需不断实践、不断累积经验、不断自我提升的技术型职业。民间收债是一种艺术,做得好与坏有天壤之别,并分别导向成功或失败。而一般说来,法官却缺乏策略性运用纠纷解决技术的内在动机和明确目标,尽管他们也希望妥善处理纠纷,实现正义,但审判不过是其日常工作,毕竟与其个人无直接利害关系,其行动界限只是不影响自身职业发展。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法官奖励、晋级、提升主要不取决于业务水平,而更多源于政治和人际关系的安排。同时,相关法律规则足够清晰、法律程序的“文明性”、以及社会公众尤其是债务人对法律知识的充分信息等因素也制约着法官对纠纷解决技术的运用。
  除诉诸正当理由外,民间收债人还诉诸身份的正当性。陈有时以债权人身份(作为公司员工)出现,收债人“本人化”是获取“正当性”和强化力量的重要策略。当然更多以代理人角色出现,此时收债人在行动中通常以债权人的“朋友”自居。对身份正当性的诉诸,一是确保追债的合法性,二是借助“朋友”名义,而不单是基于利益,这种依江湖道义的策略有利于权力充分运作,所谓“师出有名”。债务人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收债人,实际上面对身份完全“正当化”的债权人之化身,而且还面对以道义为基础的社会文化、以法律为背景的国家约束、以强力为后盾的私人执法等多重压力。这些共同提升了收债人的力量、促成债务人合作和提高收债成功率。
  尽管威慑是收债的核心技术,但若不凑效,陈有时也实施纠缠策略,如呆在债务人办公室不走,在公共场合追债令债务人声誉受损,利用对方不愿纠缠的心理实现目标。公众场合追债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询问:“王老板,你欠广发汽修厂的钱何时还?”欠债不还一个重要原因是声誉机制无效,这既表现在他可以不要声誉,但更多体现为无法有效制裁其声誉。若私力救济能对声誉构成有效威慑,对手就很可能因预期违约成本提高而选择合作。33纠缠的追债技术(缠、磨、泡、跟等)以“讨债大王”李秋忠和杨力最为典型。李实行“文明讨债”策略,身着讨债服,手持讨债旗,敲锣打鼓跟随债务人,但打不还手,坚持非暴力原则。杨力讨债的步骤是:据理力争——软硬兼施——以赖治赖——讨债绝招,到第三步一般都会成功。34纠缠主体与权力运作策略相关,如李秋忠作为老人有权实施“倚老卖老”的“特权”,妇女(当然不是美女)纠缠相比男子通常更有效,惹麻烦的可能性也更小,还有人雇用残疾人、35传染病人收债。此为权力的主体控制技术。
  收债人的权力行使策略也与空间和时间有关,前者即所谓“情境逼迫”36或“权力的空间控制技术”37。陈在追债时通过各种技术构造一种特定情境或权力空间:他和债权人作为正当一方并随时有“暴力准备”;而债务人作为责任方且怀有暴力恐惧症。陈掌握情境中的主动权,并利用情境逼迫促成债务人合作。在办公室、公司门口、公众场合等场域实施纠缠为核心的追债也很可能构造某种情境逼迫,通过空间安排导向有效的社会控制。权力运作也有时间策略,民间收债人可能会在债务人最不希望打扰之时提出交涉,如债务人与重要客户谈判时,其妻子儿女生日晚会时,深夜或午休时,等等。这些收债技术的目标无非是促使惩罚承诺更可置信。
  民间收债还有一项重要技术——撤退的技术。38在收债人与债务人的博弈中合作具有双向性,特定情形下陈会选择妥协或中止收债行动,这可视为一种反向合作。第一,债务人若提出“看来理由充分”的抗辩,陈认为有道理或搞不清楚双方究竟谁更有道理时,通常中止收债。第二,债务人若态度强硬,激烈反对,陈通常也会选择妥协。强烈反对可能基于实力强大,也可能因理由充分。这种理由和实力对比的“你强他弱”之“弹簧机制”,一方面保证陈收债不会硬碰硬,激化冲突,导致“问题化”39而引起国家关注;另一方面也保障他不出现“错案”——债务人之所以还钱,的确因为欠债。“借钱容易还钱难”,还钱虽难,但若借了,即便反对一般也不会太激烈。若根本没借或已经还钱,要求其付款就会导致激烈冲突。收债人若强硬行动,权利无端受损者会坚决抵抗;从反向看,若债务人反对激烈,很可能有正当理由,此时陈通常选择妥协。40“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显然合符成本最小化的理性行动原则。
  在陈看来,他收债技术尚有不足之处,如知识水平低下制约他难以将生意“做大”。但问题是,生意越大越可能引发国家干预,风险成本也越大。何必呢?因此他没有改进的动力。事实上,当前国家对民间收债的法律框架也决定民间收债这种私力救济手段无法茁壮成长。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行动战略,他不会过分“越线”,“有生意就做,没有也没关系;做得了就做,做不了就算了,反正钱是赚不完的”,这便是他朴素的经济逻辑。
  正是在这样隐秘、复杂、技术的权力运作和互动中,陈获得了足够的博弈优势,一宗宗似乎不可能解决的死帐被追回,私力救济未损害社会秩序,反而激励了债务人合作,正所谓一物降一物,相生相克方有生态平衡。

六、规范、规则与秩序

  按博弈论推演,重复博弈有可能走出囚徒困境,达成合作。特定民间收债个案中博弈虽是一次性交易,但收债人作为博弈一方不断与各种债务人对弈,实际上是收债人与若干债务人对弈,也可视为收债人与社会的对弈——一种特殊的重复博弈。在一定地域、一定期间、经若干次重复博弈后,加上可置信的惩罚承诺,且有时债务人的确受到惩罚(正如传媒宣扬的那样,承诺经过检验),这种反复博弈机制促成了债务人合作规则的形成,制度变迁趋向于纳什均衡。同时,囚徒困境一个主要限制条件是,各方不能传递信息造成难以或不可能实现合作剩余,即个体在决策前不能沟通。如引进交涉互动场景,个体理性便可接近集体理性,最终导致合作,节约交易成本,故法律的中心目的之一就在于“消除私人谈判的障碍”,41而理想的私力救济也鼓励交流、沟通、和平与合作。
  这样便逐渐生长出一种规范:当收债人出现时,债务人通常并不细致算计彼此每一步行动,而选择合作,还债或至少部分还款。“因为审慎耗费时间,而无休止的创新是有风险的,一位理性行动者也许会选择某个行动进程,但并非通过从头开始的算计,而是从一般文化传统、角色理论或个人试错实验后积累的习惯中汲取信息。”42这种合作规则表现为集体理性下的纳什均衡,经一定时期重叠和强化,逐渐诱导出债务人合作的规范。当事人选择合作,就不仅是一种理性计算和对抗博弈的结果,更是遵守特定时空内的社会规范。陈之所以能长期从事收债职业,既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也在不断利用基于反复博弈所形成的规范。
  在许多人看来,民间收债或私力救济会导致暴力横行。但田野调查表明,天并没有塌下来,而且在一定情形下它竟然会导向自发的和平、规范与秩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收债现象十分普遍。从传媒信息来看,民间收债也是一个全国性现象,港澳台和国外亦相当盛行。43通过对生活事实的归纳,借助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我们看到了规范和习惯的力量,它们如同法律规则一样发挥着作用。基于对陈和其他收债人的田野调查,可归纳出华南这一城市民间收债一些行内“规矩”,44例如:
  第一,欠债还钱既为法律规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目前中国信用状况堪忧,债务拖欠严重,原因之一是公力救济缺陷导致欠债还钱法律规则的虚化。在现实中,债权人催收债务无效时自然会寻求“朋友”帮助,这甚至可视为采取正式纠纷解决手段的“习惯性前置程序”。
  第二,不少人表明这样的印象:越是有钱人,越喜欢拖欠,有钱人之所以有钱一定程度上源于精打细算。陈等人曾说,“许多老板喜欢欠别人的钱,不过他们见到我们后,一般不敢强硬。”既如此,拖欠的主要原因通常并非无钱可还。且债务人一般会积极表示“过几天就还”,即愿意遵循欠债还钱的规范(在根本问题上并无冲突),只是需债权人不断催收(催收在一定程度上是关键因素,你既不催,我何必还?),而催款要耗费交易成本,并考验债权人的交涉能力和耐心。一般说来,规矩是这样的:“不见人不给,见后总要还一点。”因此,在专业化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催款事务依托实践需要便演化成独立职业,一些人专门从事收债工作并不断累积收债技术。欠债还钱的规范就是这样在社会中不断通过自身的逻辑生长、变化并得以执行。
  第三,华南许多地区民间收债相当盛行。不少债务人经历过收债事务,通常见到收债人便知其目的,且对收债人以强力为后盾的收债手段早有耳闻。故即便收债人实际上未打算以武力收债(正如陈鸿强),但却通过“搭便车”加上虚张声势已获得足够权威。债务人既欠人钱财,在收债人施加压力下,何不顺水推舟,而且可讨价还价,免去利息甚至部分债务。处于那个圈子中的人皆知道并认同这种规则。这些“规矩”也表现在陈收债的程序和方法上,如陈述事实(“你们曾于某年某月某日借某人的钱”)、诉诸规范(“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诱导奖励(“如及时还钱,我们非常感激并给予优惠”)、威胁(“若不还钱,后果自负”)等。45
  当今中国,公力救济经常难以有效保障债权,民间收债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自发产生和演进的制度创新。华人社会在许多跨文化研究中被视为是低信任度社会,并导致交易成本急增,市场萎缩,经济衰退,而信任却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石。46陈等人民间收债在不损害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基本上采用和平手段解决纠纷,对社会无信用状况进行矫正。这种通过私力救济实践逐渐形成的社会规范构成非正式民间制度安排,成为生活中人们潜移默化遵循的规则,实现了一种制度的自组织变迁和一定的社会秩序。“如果没人帮收债,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广发汽修厂财务经理王娟如是说。47
  有人可能会将我视作民间收债人之“同伙”,质疑我立场的中立。但其实存在另一种更明显的价值预设,即人们因先入之见早已认定民间收债和私力救济是充满暴力、不文明、落后和应消灭的现象。实证调查表明,陈的收债行动,经十多年的实践,从纠纷解决、暴力使用、民转刑、债务人是否诉诸公权力、公权力是否介入、债务人是否反报复等情况来看,都不存在引发更多纠纷、暴力或影响社会秩序的问题。他只是带几个人代表债权人与债务人交涉,其中个别人长相稍带凶狠,虽出语常有不逊,偶而也稍稍展示身体的力量,但更多诉诸“借钱还债、天经地义”的规范,而债务人通常也会选择合作。进而,曾作为陈收债对象的人,后来还委托他追债。
  与流行观念几乎相反,这种民间收债竟然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和精致的文明。华南这种正式法律制度外的民间收债制度安排,经反复博弈事实上已形成习惯性潜规则,在生活实践和商业活动中为人们遵循。这种“活的规则”可视为现代习惯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表明,习惯法不只存在于传统社会,它也可能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发展并发挥作用。事实上,即便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依然存在一个从规范到规则、从规则到习惯法的社会秩序建构的自然演进过程。
  综上所述,可得出二个推论:一是私力救济的威慑会激励相互之间的合作行为,导致债务人倾向于选择合作,并可能导向自发的和平、规范与秩序。正如阿克顿指出,“千万别轻易摧毁一种暴力。因为当它不具有压迫的性质时,它是可以用来制衡压迫的。”48的确如此,生活中有许多压迫需要私力救济来制衡。二是私力救济在国家阴影下的自然生长促成了非正式制度形成和习惯法的产生,并在社会控制机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 感谢北大法学院丁利博士、本文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1 详见徐昕:《论私力救济》,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 纠纷解决机制可分为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社会型救济。私力救济,指当事人认定权利遭受侵害,在没有第三者以中立名义介入纠纷解决的情形下,不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定程序,而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实现权利,解决纠纷,包括强制和交涉。公力救济,指国家机关依权利人请求运用公权力对被侵害权利实施救济,包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社会型救济包括调解、仲裁和部分ADR。同上注。
3 如四川泸州龙马潭区法院一起三年未执行的民事案件,私人侦探介入10余天就令执行完成。参见,“法院首请私家侦探揪老赖”,《江南时报》2002年12月13日。
4 上述倾向不应绝对,私力救济中债务人也可能不合作,公力救济中债务人也可能合作,合作倾向、合作程度究竟如何,并非本文目标。况且,合作还有一定条件、并受各种因素影响,如金额大小,案情简单还是复杂,当事人社会结构,当事人是否有对抗之资本,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司法独立和公正的状况等。为分析方便,本文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只就实证调查和特定情形下(尤其指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且金额不大的纠纷)的上述倾向对其背后的机制进行分析。
5 如对为什么守法(合作),人们诉诸威慑、利益、习惯、道德、合法性等解释。参见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6-549页。其他进路还有文化、社会学、人性解释等。如凯士勒、克鲁泡特金不同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把生存竞争看作进化的关键,认为动物尤其是人类发展受惠于互助远过于互争,人性除竞争外也有合作的一面,“互助法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进化法则。参见[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当然不论强调报复的人性抑或合作本能,皆不应绝对。
6 博弈论于1940年代形成,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系奠基之作,纳什、泽尔滕、豪尔绍尼为此作出了杰出贡献。关于博弈论,如见,Fudenberg & Tirole, Game theory, (Cambridge,MA:MIT Press,1991);R. Myerson,Game Theory, (Cambridge,MA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Osborne & Rubinstein,A Course in Game Theory, (Cambridge,MA:MIT Press,1994);Robert Aumann, ed., Handbook of gam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ress, 1994).亦见,[美]道格拉斯··拜尔、罗伯特·格特纳、兰德尔·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 例如,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1984) (政治学家);Russell Hardin, Collective Action (1982) (哲学家);John Maynard Smith, 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 (1982) (生物学家);Robert Sugden, The Economics of Rights, Co-operation, and Welfare (1986) (经济学家);Michael Taylor, Anarchy and Cooperation (1976) (哲学家);Edna Ullmann-Margalit, The Emergence of Norms (1977) (哲学家)。转引自Robert C. Ellickson,Order without Law:How Neighbors Settle Disputes,(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56.
8 Abraham Neyman, “Bounded Complexity Justifies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Economics Letters,vol. 19 (1985),p.227;Ariel Rubinstein, “Finite Automata Play the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vol. 39 (1986),pp. 83-96.
9 丁利:“新制度理论简说:政治学法学理论的新发展”,《法与经济学研究文集》,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2002年,第126页。
10 [美]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2-166页。他举例说,一战中英国军队和德国军队在阵地中直面相对,双方皆陷入困境数月,在相互适应基础上自发产生“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原则,前线军队约束自己不开枪杀人,只要对方亦如此。自然界许多合作也可归于一报还一报规则。如真菌从地下石头中汲取养分为海藻提供食物,海藻则为真菌提供光合作用;金蚁合欢树为一种蚂蚁提供食物,蚂蚁反过来又保护这种树;无花果树的花是黄蜂的食物,黄蜂则为其传授花粉。
11 有时人的快乐会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尤其在纠纷者之间。
12 此处对司法腐败的描述可能引起读者不快。为免误解,说明如下:我只是把法官视为追求利益最大的理性行动者,并描述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至于这种现象是否普遍、严重到何种程度,本文未做细致调查,但有一点可肯定,司法并不会比行政更腐败。
13 如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12-122页及引证文献。
14 一般认为,惩罚性赔偿主要适用于侵权责任,但美国司法部研究表明,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中的适用是侵权案件的3倍。参见,U.S.Dept.of Justice, “Civil Jury Cases and Verdicts in Large Counties,”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July 1995。我国现行唯一的惩罚性赔偿规则也出现在合同法领域,即《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而陈追收债务中恰恰也有一宗消费者索赔纠纷,王某一次在某酒店用餐,发现杯中玻璃碎片,与酒店争执,陈协助其索赔1万元。陈还接受过人身侵权纠纷。
15 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20页。
16 究竟谁先走?《巴比伦犹太教法典》释文《教公会》篇对该博弈确立如下规则:未载货的给载货的让路;离目的地较远的给更接近的让路;距目的地一样远,应互相协商,让路者得报酬。参见[美]科兰格斯伯伦:《圣哲箴言》,许和平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17 尽管B强硬时收益支付π=100>10>0,依理性原则他应选择强硬,但这一收益支付具有临时效应,即B只是暂时不还款,若A引入收债人或法院,B迟早要还,故集体理性应为双方妥协。
18 这相当于搭便车(获取收益但回避支付成本),陈未支付成本而利用了国家对民间收债的“打击”。
19 陈的实践证实:语言是否有力、行动者是否权威对纠纷解决有重要作用。布莱克提到,人们谈吐方式会在法庭中影响其可信度,说话方式更有力、以陈述或冗长方式发言、或打断律师询问努力控制发言权的证人,更具可信性。权威性低的法官和陪审员更倾向于折衷和宽容。参见[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3、15-16、37页。
20 这一整套收债的知识和技术,主要源于黑社会影视等“表演培训”和他本人长期的“表演”经验。
21 符号暴力的概念为解释民间收债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229、319-320页;John B. Thompson ed.,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Pol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2 一个极端例子是国家威慑,它完全可置信,无需检验。故国家虽以暴力为后盾,但在国家权力运作中,使用暴力的情况与和平方式相比只占极小比例。
23 安全指个体生命、心灵、躯体及(就人类而言)外在所有物不受任何力量、特别是暴力侵犯和损害。当个体扩大为群体,当侵害对象延伸到其他价值范畴时,如尊严、起码或体面生活所依靠的经济条件、共同体赖以维系的基本情感、习俗和制度因素,其含义就更复杂和宽泛。参见时殷弘:“国际安全的基本哲理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4 陈追债时,约10%的债务人很快还债,如海南一公司购汽车零件欠款15万,一找到就立即付款。
25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pp.319,349,356.转引自王栋:“超越国家利益”,《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
26 “除非我们的行为激起别人某种形式的愤慨,我们很少会认为做错了事;无论怎样自私地侵犯别人的利益,只要实践中不遇到反抗,我们就会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美]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195页。因而我们更深地理解,强硬为何重要?为什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什么反抗导向社会秩序、冷战实现国家均衡?
27 国家阴影下的私力救济通常有理、有利、有节,收债人旨在追债,为何要过分侵犯债务人法益呢?
28 有前科者、社会遗弃者很少报警,如妓女、赌徒、同性恋、吸毒者,不论发生什么,盗窃犯都不会报警。参见[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132页。
29 参见徐昕:《论私力救济》,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0 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第132页。
31 如有学者以华北地区某镇定购粮征收为例分析正式权力行使的软硬兼施的策略,孙立平:“强者的弱武器:将对方置于更为不利的位置——日常生活中公平原则在正式权力运作中的运用”, 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xrsq/geren-lao.php3?pid=sunliping
32 这恰似法律的强制,哈特和富勒都认为,强制力并非法的概念之核心。塞尔兹尼克由此引伸出,强制不过是法的外在条件之一,法的概念核心在于“权威”。“当政府取得正统性时,当它促成了奥斯丁所谓的‘一般的服从习惯’时,强制就退入背景之中。”尽管强制受节制,“却仍然潜伏于法律秩序的背景之中。法律仁慈到极点,也不可能超过‘在一种强制体系中的自愿合作’的限度。”参见[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5页。
33 本人曾经历一成功战例:2001年3月,我们十余人在外吃饭,发现汤中苍蝇,以多种威慑手段交涉未果,如表明身份(有法学教授,其余皆为法学博士,最门口一位系某大公司法律部总经理李博士,他郑重向对方递交名片),声称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致电中央电视台“3.15热线”。后李总在大堂正告经理:“如不适当解决,我要在大堂叫了。”经理立即同意免费。
34 万学忠:“讨债公司:合法?非法?”,《中国质量万里行》2000年第4期。
35 如沈阳新起点企业服务所利用残疾人讨债,得到皇姑区残联热情支持。同上。
36 托马斯在《波兰农民》中提出“情境定义”的概念,本土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实现了对这一理论的超越,加芬克尔(Garfinkel)因此提出场景(setting)本身就是行动的一部分,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成果”。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情境建构”,即在既定情境前提下情境中行动者努力改变和重构情境的过程。参见孙立平:“‘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37 有人借鉴萧邦奇、哈瑞斯、吉登斯有关空间对行动影响的学说提出该概念,仝志辉:“村落的二重化权力空间与权力的空间控制技术——陕西毛村选举再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5期。从权力运作空间对司法制度的分析,参见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 若对方拒不让步,李秋忠会说:“给你一段时间好好考虑考虑,我就是专治耍赖的,下次我再来你若不给钱,可小心点。”用李的话说这叫“文明撤退”,一般经“文明撤退”的债务就不再要了。张闻宇:“‘讨债大侠’反被人催债”,《羊城晚报》2000年5月18日。
39 因此,陈收债使用一种“非问题化”的技术。
40 法谚道,“当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法官”,私力救济本质上由当事人自我判断、自我负责。若权利人没“道理”的话,一般不会三番五次对义务人主张实体权,也不会找收债人,因为这需付出相当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诉讼亦有类似倾向,打官司不容易,没有“道理”通常也不会上法院,正如有学者调查了北京某基层法院7个月内620份经济判决,发现原告胜诉率很高,这说明“恶人先告状”的情形不太多。参见张维迎、柯荣住:“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31-43页。该文旨在说明,因为打官司很费力,原告只有预期能赢的官司才会打,故诉诸法院的案件肯定是原告胜诉率高的案件,而胜诉率可能较低的案件则被无效率的法律驱逐出司法市场。
41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42 Robert C. Ellickson,Order without Law:How Neighbors Settle Disputes,p.156.
43 注意,港澳台和国外的民间收债通常合法,我国则不然。如1995年,公安部、国家工商局明令禁止开办讨债公司。2000年6月15日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下发国经贸综合[2000]568号文《关于取缔各类讨债公司严厉打击非法讨债活动的通知》。
44 这些“规矩”是否适用其他地区尚需斟酌,但至少可起比照作用。“讨债大王”杨力的“规矩”是:只替企业讨债;债权须合法,最好有法院判决;讨债前先受聘为企业员工,签订授权委托书;不采用恐吓、威胁等办法;追债都在上班时间、上班地点;收益提成10-15%等。万学忠:“讨债公司:合法?非法?”,《中国质量万里行》2000年第4期。
45 沈阳新起点企业服务所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讨债程序:公司与委托人签订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带公司非残疾人与“老赖”见面,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公司派残疾人出面讨债—先到办公室商谈—不成则穿讨债服、敲锣打鼓到公司门口。同上注。
46 参见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第59-70页;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47 据她介绍,该厂自1983年营业,每年被拖欠修理费在5-10万元,有段时期每年超过20万,以至“现在连原来帐本都不敢看,只是捆成一堆,丢在一边。”该厂从未向法院起诉,原因一是顾虑打官司不好听,为几千元影响生意,因为欠债的主要是熟人;二是认为小额债务打官司不上算,时间长,成本高,还得和法官搞关系。陈帮该厂收债,部分地挽回了损失。
48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候健、范亚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4页。

关键词:|wu|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