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峰著《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出版
2011-09-19 18:01:57 作者:佚 名 来源:http://dice.fyfz.cn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______________
学者推荐:
此作我前后翻过三遍。初稿的一些浮躁、夸大的地方都已经过修改,结果是一本好书:题目新鲜、重要;材料比较难得而又相当丰富;分析比较平稳、多面。这是一本开创性的学术专著。
黄宗智(国际著名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这是一篇相当优秀的博士论文。选题就很出色,切入点很小,但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理论论题都颇大。作者有足够的学术训练,对相关理论和文献娴熟在心,关注理论,却不拘泥于图解理论。作者充分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贴着社会生活去分析,分析细致,也比较深入,思路灵活、流畅。论文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
苏力(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这是我近几年评审过的最优秀的一部博士论文。作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学术旨趣在于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而非单纯与西方“接轨”或“对话”。作者选取了一个重要但被人忽视的问题作为切入口,提供了一个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新视角,因而具有创新意义。该文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行文通畅,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
曹锦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以独特视角研究农村的著作。作者有深入的调研经验和足够的学术敏感,抓住了“乡村混混”这个被学界忽视却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其分析建立在对农村社会透彻把握的基础上。这本著作提出的“乡村混混”问题应当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
李昌平(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河北大学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_________________
《乡村江湖 》目录
总序 贺雪峰
序言
1 问题与进路
1.1 问题缘起与中心主题
1.2 理论模型与分析概念
1.3 本研究的方法论
1.4 田野工作与章节安排
2 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
2.1 熟人社会:“熟悉”与“亲密”
2.2 亲密社群的秩序生产
2.3 熟人社会的人情与礼俗
2.4 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
2.5 集体化实践对村庄的意义
3 乡村江湖初兴与熟人社会
3.1 那些无聊的年轻人
3.2 无聊年代的乡村江湖及其地缘团伙
3.3 乡村江湖的英雄主义和关系团伙
3.4 乡村江湖的阴暗角落
3.5 国家治理与乡村江湖的衰落
3.6 嵌入熟人社会的乡村江湖
4 乡村江湖复兴与熟人社会
4.1 江湖复兴与越轨行为
4.2 江湖机遇与乡村混混的转型
4.3 乡村江湖的联盟格局及其流动
4.4 乡村江湖的分层与非法利益
4.5 脱嵌于熟人社会的乡村江湖
5 乡村治安工作的变迁及其困境
5.1 改革初期治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5.2 “专门工作”的进展
5.3 新时期治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5.4 基层国家权力运作的变迁
5.5 乡村治安困境及其意涵
6 乡村混混与村庄社会秩序
6.1 本土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6.2 本土混混的危害与村庄社会性质
6.3 外来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6.4 本土混混对外来压力的抵制
6.5 村庄社会秩序的变迁
7 乡村混混与村庄人际关系
7.1 最有面子的人
7.2 本土混混与同村熟人的相处
7.3 乡村混混对村庄熟人间相处的影响
7.4 村庄人际关系的变迁
8 乡村混混与村级治理
8.1 “有才无德”的村干部
8.2 乡村利益共同体与治理“钉子户”
8.3 村民眼中的“好混混”
8.4 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私人执法”
8.5 村级治理的变迁与困境
9 乡土逻辑变异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9.1 乡村混混与熟人社会
9.2 乡土逻辑的变异
9.3 亲密社群的解体
9.4 劳动伦理的变迁
9.5 农村社会灰色化
10 余论:乡村治理内卷化
参考文献
致 谢
转自: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20557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